搜索
首页 《所思》 只觉惘然悲谢傅,未知何以报文翁。

只觉惘然悲谢傅,未知何以报文翁。

意思:只觉得茫茫然悲谢师傅,不知道用什么报答文翁。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所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历史遗迹,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首联“梁王兔苑荆榛里,炀帝鸡台梦想中”,诗人以梁王兔苑的荒芜和隋炀帝鸡台的美好梦想为引子,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梁王兔苑,据《汉书》记载,梁孝王为了狩猎,在睢阳设置兔苑,后来荒芜了。这里诗人借此表达了人生繁华落尽后的荒芜之感。而炀帝鸡台,则是炀帝曾经梦想过的娱乐场所,诗人以此表达了梦想破灭的悲哀。 颔联“只觉惘然悲谢傅,未知何以报文翁”,诗人用谢傅和文翁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悲痛。谢傅指的是东晋时的谢安,他曾为朝廷重臣,但最终也难逃命运的捉弄,诗人以此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悲痛。而文翁则是汉代的一位著名教育家,他为地方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诗人以此表达了对教育改变人生命运的深深敬仰。然而,诗人却无法找到一种方式去回报文翁,这更加强调了人生的无奈和无助。 颈联“生灵不幸台星拆,造化无情世界空”,诗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生灵不幸和造化无情的深深哀叹。台星拆,指的是梁王兔苑星象的变动,暗示了生灵的不幸。世界空,则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无情和冷漠的深深哀叹。 尾联“划尽寒灰始堪叹,满庭霜叶一窗风”,诗人以寒灰、霜叶、风声为意象,进一步强化了主题。寒灰,象征着生命的消逝;霜叶,则象征着繁华落尽后的荒芜;风声,则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捉弄。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刻和生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遗迹和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捉弄的深深哀叹。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思考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梁王兔苑荆榛里,炀帝鸡台梦想中。
只觉惘然悲谢傅,未知何以报文翁。
生灵不幸台星拆,造化无情世界空。
划尽寒灰始堪叹,满庭霜叶一窗风。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惘然

    读音:wǎng rán

    繁体字:惘然

    英语:frustrated

    意思:
     1.失意貌;忧思貌。
      ▶南朝·梁·江淹《无锡县歷山集》诗:“酒至情萧瑟,凭樽还惘然。”
      ▶《新唐

  • 何以

    读音:hé yǐ

    繁体字:何以

    短语:争 怎 怎么 焉 哪样 安 哪 怎样 何等

    英语:whence

    意思:
     1.用什么;怎么。
      ▶《诗•召

  • 文翁

    读音:wén wēng

    繁体字:文翁

    英语:WEN Weng

    意思:汉·庐江·舒人。
      ▶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在成都市中起学官,入学者免除徭役,成绩优者为郡县吏,每出巡视,“益从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