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疏竹三禽图》 棘枝疏瘦竹枝低,三鸟寒多每并栖。

棘枝疏瘦竹枝低,三鸟寒多每并栖。

意思:棘枝疏瘦竹树枝低,三鸟寒多每次都住。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疏竹三禽图》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动物生活的诗,通过对棘枝和竹枝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先,诗中描述了棘枝和竹枝的形象。“棘枝疏瘦竹枝低,三鸟寒多每并栖。”棘枝瘦弱,竹枝低垂,这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这里的“三鸟”可能指的是鸟儿们在此栖息的三只鸟,也可能暗指诗人的三个朋友。寒冷的冬天,鸟儿们常常聚在一起取暖。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他看到了生活的艰辛,也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其次,诗中描绘了月落、山空、秋梦断的场景。“月落山空秋梦断”,这里诗人运用了典型的意象描绘手法,通过月落、山空、秋梦断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寂静、冷清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夜晚是那么的寒冷和孤独。 最后,“不知谁个最先啼”一句,诗人以啼鸟作为结尾,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这里的“啼鸟”可能指的是鸟儿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互相慰问,也可能暗指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生活是艰难的,但生活也是美好的。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棘枝和竹枝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美妙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棘枝疏瘦竹枝低,三鸟寒多每并栖。
月落山空秋梦断,不知谁个最先啼。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竹枝

    读音:zhú zhī

    繁体字:竹枝

    意思:
     1.竹子的小枝。
      ▶唐·杜甫《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刘沧《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 疏瘦

    读音:shū shòu

    繁体字:疏瘦

    意思:犹消瘦;清瘦。
      ▶《晋书•王羲之等传论》:“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韦诜》:“韦氏举家视之帘下,宽衣碧衫,疏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