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晓枕》 病夫心口相语,何日佳眠似渠?

病夫心口相语,何日佳眠似渠?

意思:病人心口头语,什么时候好眠似渠?

出自作者[宋]范成大的《晓枕》

全文赏析

这首诗《病夫心口相语,何日佳眠似渠?》是一首描绘病中生活的诗,它通过病夫的口吻,表达了对美好睡眠的渴望和对天气变化的关心。 首句“病夫心口相语,何日佳眠似渠?”直接点明主题,病中的作者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期盼何时能拥有像自然一样美好的睡眠。这句诗以一种直接而真实的口吻,表达了病中生活的困苦和对美好休息的向往。 “舒惨常随天气,关心窗暗窗明。”这两句通过描述天气变化对作者心情的影响,进一步展现了病中生活的复杂性和对环境的敏感。窗外天气的阴晴转换,窗户的明暗变化,都牵动着作者的心。这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病中生活的细微感受,使人感同身受。 “日晏扶头未起,唤人先问阴晴。”最后两句描绘了病中慵懒的生活状态和对天气变化的极度关心。即使到了日暮时分,作者仍然无法完全恢复体力,需要人搀扶才能起身。同时,他还会先询问天气情况,这种关心天气变化的行为,正是病中生活的一个典型特征。这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病中生活的真实写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病中生活的真实体验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病夫在困苦中的期盼和对环境的敏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使人感同身受,是一首描绘病中生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病夫心口相语,何日佳眠似渠?
舒惨常随天气,关心窗暗窗明。
日晏扶头未起,唤人先问阴晴。
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关键词解释

  • 病夫

    读音:bìng fū

    繁体字:病夫

    短语:病家 病人 病号 患者 病员

    英语:sick man

    意思:病人。
      ▶唐·刘禹锡《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诗:“劳

  • 何日

    引用解释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读音:hé rì

  • 心口

    读音:xīn kǒu

    繁体字:心口

    英语:precardium

    意思:
     1.心与口。
      ▶晋·葛洪《抱朴子•酒诫》:“纵心口之近欲,轻召灾之根源。”
      ▶南朝·梁·王僧孺《礼

  • 相语

    读音:xiāng yǔ

    繁体字:相語

    意思:(相语,相语)

     1.相告,告知。
      ▶《国语•齐语》:“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
     
     2.相互谈说。
      ▶唐·韩愈《此日足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