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关吾欲去,刻烛更徘徊。
意思:汉关我想去,雕刻蜡烛再徘徊。
出自作者[明]黎民表的《春夜同童子鸣集潘少承馆》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向夕衡门掩,吴中客子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时分衡门前的景象,并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向夕衡门掩,吴中客子来”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傍晚掩上衡门,等待远道而来的客子的场景。这里的“向夕”点明了时间,“衡门”则描绘了简陋的住所,“吴中客子”则暗示了这位客子的身份和来自的地方。
“长河翻月上,断柳逐风回”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周围环境,长河、明月、断柳、逐风,这些意象都带有一种静谧而凄美的氛围。
“小饮怜春尽,繁花爱晚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小饮着酒,怜惜春天的逝去,繁花虽然晚开,却也展现出它们独特的美丽。这里诗人似乎在思考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最后,“汉关吾欲去,刻烛更徘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犹豫。他想要离开汉关,但又舍不得这里的春色和美景。他徘徊着,直到燃烛刻尽,表达出一种深深的留恋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傍晚时分衡门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间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