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江月·听说金公两字》 听说金公两字,何物唤作金孙。

听说金公两字,何物唤作金孙。

意思:听着金公两个字,什么东西唤作金孙。

出自作者[宋]无名氏的《西江月·听说金公两字》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听说金公两字,何物唤作金孙。寻枝寻叶必知根。无智便乃心昏。若用凡铅为体,都来少魄无魂。水银渐结必难存。秘诀要处谁论》是关于炼金术的诗歌,炼金术是古代的一种科学尝试,试图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将一种金属转化为另一种金属。这首诗的作者显然是一位对炼金术有深入理解的人,他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炼金术的深刻理解。 首先,诗的开头“听说金公两字,何物唤作金孙”,就充满了神秘和好奇。这里,“金公”和“金孙”都是炼金术中的概念,代表着金属的精华和其衍生品。作者用“何物”来提问,引发了读者对炼金术的好奇心,同时也暗示了炼金术的神秘和深奥。 “寻枝寻叶必知根。无智便乃心昏”,这两句表达了炼金术的一个基本原则,即要理解并掌握金属的转化,必须深入了解其根源和本质。没有智慧和理解,就会陷入混乱和困惑,这正是炼金术的挑战之一。 “若用凡铅为体,都来少魄无魂。水银渐结必难存”,这几句是对错误炼金方法的批判。如果使用普通的铅作为材料,那么结果只会是“少魄无魂”,即金属的本质和精神都会丧失。而水银的转化更是困难,如果不能正确处理,结果将无法保存。 最后,“秘诀要处谁论”,作者提问,关于炼金的秘密和关键,又有谁能够讨论和解释呢?这无疑引发了读者对炼金术更深层次的好奇和探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炼金术为背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炼金术的理解和敬畏。它提醒我们,科学探索需要智慧和耐心,同时也需要批判性思维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听说金公两字,何物唤作金孙。
寻枝寻叶必知根。
无智便乃心昏。
若用凡铅为体,都来少魄无魂。
水银渐结必难存。
秘诀要处谁论。

关键词解释

  • 金公

    读音:jīn gōng

    繁体字:金公

    意思:
     1.道家称铅。
      ▶《云笈七籤》卷六三:“时人不知金公之理,金者太白之名,公者物中之尊,唿之曰铅。”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铅》:“铅易沿流,故谓之

  • 何物

    读音:hé wù

    繁体字:何物

    英语:[计] five W-Hs

    意思:亦作“何勿”。
     
     1.什么东西;什么人。
      ▶《管子•小问》:“桓公曰:‘何物可比于君子之德乎?’”南

  • 听说

    读音:tīng shuō

    繁体字:聽說

    短语:听讲

    英语:hear of ...

    意思:(听说,听说)

     1.听我所说。
      ▶《坛经•忏悔品》:“汝等

  • 唤作

    读音:huàn zuò

    繁体字:喚作

    意思:(唤作,唤作)
    叫做,称做。
      ▶唐·寒山《诗》之二二四:“将他《儒行》篇,唤作贼盗律。”
      ▶宋·杨万里《听雨》诗:“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