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燕京四时歌(四首)》 莫向云中传尺素,空将明月对颦蛾。

莫向云中传尺素,空将明月对颦蛾。

意思:不要向云中传书信,空将明月回答颦眉。

出自作者[明]徐祯卿的《燕京四时歌(四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景象和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的题目《蓟门桑叶落滹沱,代北浮云鸿雁多》就给人一种苍茫而悲壮的感觉。蓟门,是古代蓟城的重要门户,这里桑叶落尽,滹沱河水也静静地流淌,然而这宁静的背后却隐藏着战争的阴影。而代北,这里则是古代战争频繁的地方,浮云密布,鸿雁纷飞,更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莫向云中传尺素,空将明月对颦蛾。”这两句诗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奈。尺素,指书信,这里暗示着诗人渴望家人的消息。然而,不要向云中传信,因为那里鸿雁太多,难以送达。这既是对战争环境下通信艰难的无奈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思念。空将明月对颦蛾,则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对着明月,愁眉紧锁的情景。明月虽美,却不能带来安慰,反而更增添了愁情。 这首诗以边塞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桑叶落、滹沱水、浮云、鸿雁等意象,表达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边塞的苍凉和战争的残酷。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家人的思念,使这首诗具有了更深的情感内涵。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边塞诗,它以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景象和情感,表达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家人的思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蓟门桑叶落滹沱,代北浮云鸿雁多。
莫向云中传尺素,空将明月对颦蛾。
作者介绍 徐祯卿简介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天性聪颖,擅长文理,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早年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在文学流派上,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和王廷相并成为“前七子”,强调文章学习秦汉,古诗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王世贞《艺苑卮言》内引有“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

关键词解释

  • 云中

    读音:yún zhōng

    繁体字:雲中

    意思:(云中,云中)

     1.云霄之中,高空。常用指传说中的仙境。
      ▶《楚辞•九歌•云中君》:“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王逸注:“云中,云神所居

  • 尺素

    读音:chǐ sù

    繁体字:尺素

    英语:note

    意思:
     1.小幅的绢帛。古人多用以写信或文章。
      ▶《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唿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明月

    读音:míng yuè

    繁体字:明月

    英语:bright moon

    意思:
     1.光明的月亮。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张若虚《春

  • 将明

    读音:jiāng míng

    繁体字:將明

    意思:(将明,将明)
    谓人臣奉行王命,明辨国事。语出《诗•大雅•烝民》:“肃肃王命,仲山父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父明之。”
      ▶《汉书•刑法志》:“有司无仲山父将明之材。”

  • 颦蛾

    读音:pín é

    繁体字:顰蛾

    意思:(颦蛾,颦蛾)
    皱眉。借指美女。
      ▶唐·权德舆《广陵》诗:“喷玉光照地,颦蛾价倾城。”

    解释:1.皱眉。借指美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