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上青泥蜀道难,架空成路入云寒。
意思:曾上青泥蜀道难,架空成路进入云寒。
出自作者[宋]王周的《路次覆盆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特色的诗,通过对青泥蜀道艰难险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艰难环境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首句“曾上青泥蜀道难,架空成路入云寒”直接描绘了青泥蜀道的艰难环境,暗示了这条道路的险峻和冷峻。青泥山路,自古以来就被称为“蜀道难”,因为其地势险峻,道路崎岖,行人难以行走。这里作者用“架空成路”来形容新修的道路,虽然解决了路面问题,但仍然通向云霄般的山巅,这无疑也增加了行路的难度。
第二句“如何却向巴东去,三十六盘天外盘”是对前句的回应,同时也描绘了新的道路如何绕过青泥山路,转向巴东。这里的“三十六盘天外盘”形象地描绘了盘山公路的险峻和艰难,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整首诗通过描绘青泥蜀道和新的道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也表达了对改变环境、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的歌颂。这种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和决心去克服,去改变。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有力,形象生动,富有诗意,使人读后留下深刻的印象。总的来说,这是一首非常有特色的诗,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