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晋祠同声会集得疏字韵》 地绿苔犹少,林黄柳尚疏。

地绿苔犹少,林黄柳尚疏。

意思:地上绿苔还年轻,林黄柳还疏远。

出自作者[唐]李益的《春日晋祠同声会集得疏字韵》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风景和历史的诗,通过对中原地区风土人情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 首联“风壤瞻唐本,山祠阅晋馀”中,“风壤”指的是中原地区的风土人情,“瞻”则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敬仰之情,“唐本”指的是唐朝的故地,表达了对唐朝的敬仰之情;“山祠”则指的是山间的祠堂,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这一联通过描绘中原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 颔联“水亭开帟幕,岩榭引簪裾”则是对中原地区自然风光的描绘。水亭和岩榭是中原地区常见的景观,而“开帟幕”和“引簪裾”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亭台楼榭中游玩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对中原地区草木、湖泊、山石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人们生活场景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对中原地区风土人情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中原地区的文化遗迹和历史传说,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之情。 最后一句“中州有辽雁,好为系边书”,则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边疆安全的担忧。这句诗以“辽雁”为喻,希望边疆地区能够安定和平,不再有战乱和纷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中原地区风土人情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敬仰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文化和历史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边疆安全的担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风壤瞻唐本,山祠阅晋馀。
水亭开帟幕,岩榭引簪裾。
地绿苔犹少,林黄柳尚疏。
菱苕生皎镜,金碧照澄虚。
翰苑声何旧,宾筵醉止初。
中州有辽雁,好为系边书。
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关键词解释

  • 林黄

    读音:lín huáng

    繁体字:林黃

    意思:(林黄,林黄)
    林钟律、黄钟律的并称。
      ▶唐·陈子昂《大周受命颂》:“方採钟龙,象鸣凤,协林黄之律。”参见“林钟”。

    解释:1.林

  • 少林

    读音:shǎo lín

    繁体字:少林

    意思:指少林寺。亦泛指佛教名寺。
      ▶宋·陆游《东窗偶书》诗:“屏风叠邃思庐阜,冠子峰高忆少林。”
      ▶《西游记》第二六回:“少林别有真滋味,花果馨香满树红。”详“少林寺”。<

  • 黄柳

    读音:huáng liǔ

    繁体字:黃柳

    意思:(黄柳,黄柳)

     1.初吐叶的柳树。因其叶呈鹅黄色,故称。
      ▶唐·杜甫《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诗:“雀啄江头黄柳花,鵁鶄鸂鶒满晴沙。”
      ▶仇兆鰲注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