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辋川集·北垞》 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

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

意思:曲折南川水,明灭青林端。

出自作者[唐]王维的《辋川集·北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湖光树影的美景。 首句“北垞湖水北,杂树映朱阑”,诗人首先描绘了北垞湖的景象,湖水碧绿,映衬着周围的树木,其中朱阑在树木的掩映下显得格外醒目。这里的“杂树”和“朱阑”都是典型的自然和人造景物的代表,它们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南川水的蜿蜒流淌,以及青林在水的倒影中若隐若现的景象。这里的“逶迤”和“明灭”两个词,生动地描绘了水流的流动感和倒影的模糊性,使得画面更加富有动态和朦胧的美感。同时,青林在水的映衬下也显得更加青翠欲滴,增添了诗的色彩美感。 整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意象丰富。诗人通过描绘湖光树影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此外,这首诗的韵律感也很强,诗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可以引发读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和感悟。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值得品味的诗,它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和生活的美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北垞湖水北,杂树映朱阑。
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
作者介绍 王维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关键词解释

  • 青林

    读音:qīng lín

    繁体字:青林

    意思:
     1.指云烟,云雾。
      ▶《文选•扬雄<羽猎赋>》:“羽骑营营,昈分殊事,缤纷往来,轠轳不绝,若光若灭者,布乎青林之下。”
      ▶张铣注:“烟色,青林映之,故云青

  • 南川

    读音:nán chuān

    繁体字:南川

    意思:
     1.指四川南部,即川南地区。
      ▶《陈书•宣帝纪》:“去岁南川颇言失稔,所督田租,于今未即。”
     
     2.泛指南方的河川。
      ▶南朝·齐·谢

  • 明灭

    读音:míng miè

    繁体字:明滅

    英语:flicker

    意思:(明灭,明灭)

     1.谓忽明忽暗。
      ▶唐·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

  • 逶迤

    读音:wēi yí

    繁体字:逶迤

    短语:连绵 连连 持续性 此起彼伏 绵延 迤逦 绵亘

    英语:meandering

    意思:(参见逶迆)
    亦作“逶迆”。亦作“逶

  • 灭青

    读音:miè qīng

    繁体字:滅青

    意思:(灭青,灭青)
    指古代用刀在竹简上削改讹误的文字。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七:“郑氏谓之书刃,以灭青削椠,如仲尼作《春秋》,笔削是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