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龙门潘秀才见寄》 男儿四十未全老,便入林泉真自豪。

男儿四十未全老,便入林泉真自豪。

意思:男人四十岁还没有完全老,就进入山林泉石真自豪。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答龙门潘秀才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男儿四十未全老,便入林泉真自豪》是一首描绘中年男子的生活态度和理想的诗篇。它以一种豪迈而富有哲理的笔触,赞美了中年男子的成熟、稳健和自在的生活方式。 首句“男儿四十未全老,便入林泉真自豪”,诗人以一个四十岁的中年男子为对象,描绘他虽然年纪还不算老,但已经有了足够的阅历和智慧,选择进入山林泉石之间,过上了自在的生活,这种选择是如此的自豪。这里的“林泉”并非单纯指自然山水,也暗含了诗人向往的自由、闲适的生活方式。 “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生活的特点,那就是与世俗的纷扰保持距离,与明月清风为伴,过着清雅脱俗的生活。而那些“轻裘肥马”的年轻人,他们的奢华生活与诗人自己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以此表达了对朴素、自在生活的向往。 “山中是处有黄菊,洛下谁家无白醪”,这句诗描绘了山中盛开的菊花和美酒,象征着诗人的隐居生活既清雅又富足,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丰盛的物质生活。这里的“白醪”是指米酒,诗人以它作为山中生活的象征,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满足。 最后,“相得秋来常日醉,伊川清浅石楼高”,诗人描绘了自己在秋天的山中常常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而伊川的清浅水流和石楼高处的美景更是让人流连忘返。这里的“醉”不仅指酒醉,更指对生活的满足和陶醉。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中年男子自在、自由、清雅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它通过描绘明月清风、黄菊、白醪、山水等自然和物质元素,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同时,它也表达了对年轻人奢华生活的否定和对朴素、自在生活的肯定,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人生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男儿四十未全老,便入林泉真自豪。
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
山中是处有黄菊,洛下谁家无白醪。
相得秋来常日醉,伊川清浅石楼高。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林泉

    读音:lín quán

    繁体字:林泉

    英语:forests and streams; mountain retreat; a place for a recluse

    意思:
     1.山林与泉石。

  • 男儿

    读音:nán ér

    繁体字:男兒

    短语:士 汉 丈夫 汉子 须眉

    英语:manhood

    意思:(男儿,男儿)

     1.犹男子汉;大丈夫。
      ▶《

  • 自豪

    读音:zì háo

    繁体字:自豪

    短语:不亢不卑 超然 大智若愚

    英语:pride

    意思:自己感到光荣,值得骄傲。
      ▶宋·苏轼《朱亥墓志》:“惟是贫贱,无以自豪,

  • 入林

    读音:rù lín

    繁体字:入林

    意思:归隐林下。
      ▶唐·王维《酬贺四赠葛中之作》诗:“坐觉嚣尘远,思君共入林。”
      ▶唐·贾岛《贺庞少尹除太常少卿》诗:“中峰绝顶非无路,北阙除书阻入林。”
      ▶清·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