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桑妇谣》 年年养蚕多茧丝,身上到头无一缕。

年年养蚕多茧丝,身上到头无一缕。

意思:年年养蚕多蚕丝,身上到头没有一缕。

出自作者[明]周是修的《桑妇谣》

全文赏析

这首古诗深刻描绘了采桑妇的艰苦生活,以及她们在重重压迫下的无奈和辛酸。全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对劳动者的生活状态有着深刻的同情和关注。 首句“采桑妇,朝朝暮暮南园路”,描绘了采桑妇日复一日,在南园路上辛勤采桑的场景,展现出她们勤劳且坚韧的品质。接着“山入宁论晴与雨”,进一步展现了采桑妇无论天晴还是下雨,都需要进山采桑的无奈和坚韧。 “蚕盛愁桑稀,蚕衰恐姑怒”描绘了蚕的生长状况对采桑妇的情绪影响,进一步体现了她们生活的艰辛。“大眠起来忙更忙,寝食不遑儿不顾”,则表现了采桑妇在蚕生长的关键时期,忙得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甚至连自己的孩子都无法照顾。 “年年养蚕多茧丝,身上到头无一缕”,这句诗深深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虽然采桑妇每年养育出大量的茧丝,但她们自己身上却一无所有。“小半输官大半卖,缲织未成先有主”,进一步揭示了采桑妇的丝织品大部分被官府征收或者卖给他人,她们自己无法享受劳动成果。 “可怜寸寸手中过,竟作何人袄衫去”,诗人对采桑妇的遭遇深感同情,她们辛辛苦苦织出的丝绸,最终却成了别人的衣裳。“采尽桑叶空留树,树下青青长麻苎”,此句展现了采桑妇采摘完桑叶后,只剩下空空的树和树下青青的麻苎。 最后的“山鸡角角终日啼,桑椹渐红春雨住。妾尚无襦夫少裤”,描绘了虽然季节更替,生活依然艰难,采桑妇和她的丈夫依然衣不蔽体,生活困苦。 全诗通过对采桑妇生活状态的生动描绘,展示了劳动者的艰辛,对社会不公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同时也表现出对劳动者深深的同情和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采桑妇,朝朝暮暮南园路,山入宁论晴与雨。
蚕盛愁桑稀,蚕衰恐姑怒。
大眠起来忙更忙,寝食不遑儿不顾。
年年养蚕多茧丝,身上到头无一缕。
小半输官大半卖,缲织未成先有主。
可怜寸寸手中过,竟作何人袄衫去。
采尽桑叶空留树,树下青青长麻苎。
山鸡角角终日啼,桑椹渐红春雨住。
妾尚无襦夫少裤。

关键词解释

  • 茧丝

    读音:jiǎn sī

    繁体字:繭絲

    英语:cocoon filament

    意思:(茧丝,茧丝)

     1.蚕丝。
      ▶《荀子•富国》:“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齿革也,固有余足以衣人

  • 年年

    读音:nián nián

    繁体字:年年

    意思:每年。
      ▶《宋书•礼志二》:“成帝时,中宫亦年年拜陵,议者以为非礼。”
      ▶元·陆仁《题金陵》诗:“忘情只有龙河柳,烟雨年年换旧条。”
      ▶清·纳兰性德《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