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管长源朝奉挽词》 识面有时追往事,伤情无路奠佳城。

识面有时追往事,伤情无路奠佳城。

意思:知识面有时间追忆往事,伤心没有路放佳城。

出自作者[宋]周必大的《管长源朝奉挽词》

全文创作背景

《管长源朝奉挽词》是宋朝诗人周必大的一首诗。这首挽词是为了纪念他的朋友管长源而创作的,管长源去世后,周必大为了表达对他的哀悼和尊敬,写下了这首诗。挽词通常用于哀悼死者,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敬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生死观和人生观。 周必大在诗中可能会描绘管长源的生平、性格、成就等,以此来表达他对逝者的怀念和尊敬。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如管长源与周必大的交往故事、管长源的生平经历等,可能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诗歌注解来了解。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青袍黄甲旧蜚英,紫绶金章晚更荣。
隐德家传辽北客,修龄人羡济南生。
墓中深刻同年笔,世上难磨异日名。
识面有时追往事,伤情无路奠佳城。
作者介绍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卒于庐陵,追赠太师。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

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后人汇为《益国周文忠公全集》。

关键词解释

  • 佳城

    读音:jiā chéng

    繁体字:佳城

    英语:cemetery

    意思:喻指墓地。
      ▶《西京杂记》卷四:“滕公驾至东都门,马鸣跼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
      ▶滕公使士卒掘马所跑地,入三尺

  • 伤情

    读音:shāng qíng

    繁体字:傷情

    英语:condition of the injury

    意思:(伤情,伤情)
    伤感。
      ▶汉·班彪《北征赋》:“日晻晻其将暮兮,睹牛羊之下来;寤旷

  • 识面

    读音:shí miàn

    繁体字:識麵

    意思:(识面,识面)

     1.相见。
      ▶唐·韩愈《答张彻》诗:“首叙始识面,次言后分形。”
      ▶宋·陆游《赠应秀才》诗:“辱君雪里来叩门,自说辛勤求识面。”<

  • 有时

    读音:yǒu shí

    繁体字:有時

    短语:奇迹 有时候 偶发

    英语:sometimes

    意思:(有时,有时)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
      ▶《

  • 追往

    读音:zhuī wǎng

    繁体字:追往

    意思:追念往事;追悼死者。
      ▶南朝·宋·颜延之《陶徵士诔》:“深心追往,远情逐化。”
      ▶《元典章新集•刑禁•禁骚扰》:“僧道人等,非因亲戚,指以追往为名,私相交通,受其餽

  • 路奠

    读音:lù diàn

    繁体字:路奠

    意思:犹路祭。
      ▶《红楼梦》第十四回:“﹝北静王·世荣﹞前日也曾探丧吊祭,如今又设了路奠,命麾下的各官在此伺候。”
      ▶《文明小史》第四一回:“﹝康太尊﹞又问他们自从七中上祭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