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方君节监丞》 向去史书将有考,由来公议最无情。

向去史书将有考,由来公议最无情。

意思:刚才去史书将有考,由来舆论最无情。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送方君节监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历史、政治、社会等众多主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哲理的思考。 首联“世论喧啾众窍鸣,先贤于此极持平”,描绘了一个喧闹而纷扰的世界,各种声音交错,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社会现象各有不同的看法,但作者在此强调的是“先贤”们在这个纷扰的世界中保持了“极持平”的态度,他们以公正、公平、理性的态度对待世事,为后世的我们树立了榜样。 颔联“坡称淳父文经世,沂惜希文谏近名”,作者引用苏轼对范仲淹的赞扬(范仲淹以文才闻名于世,同时又以实际的政治贡献而著称)和沂水对范仲淹谏言的惋惜(希文是范仲淹的字,沂水是孔子的一处讲学之地),以此表达对才华横溢但只求实际贡献的人的赞美,同时也对那些只求名声而忽视实际贡献的人表示惋惜。 颈联“向去史书将有考,由来公议最无情”,作者表达了对公正历史的期待,认为公正的历史记录将为后人提供宝贵的参考,而公众的议论往往是最无情、最真实的,因为它反映了人们的真实感受和看法。 尾联“我衰君壮飞潜判,何日重寻洛社盟”,作者表达了自己年岁已高,而对方还年轻,但作者期待对方能够像凤凰涅槃一样,振翅高飞,实现自己的抱负。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希望能够再次与对方在洛社重温旧盟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公正、公平、理性的追求和对才华横溢但只求实际贡献的人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希望。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值得我们深思和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世论喧啾众窍鸣,先贤于此极持平。
坡称淳父文经世,沂惜希文谏近名。
向去史书将有考,由来公议最无情。
我衰君壮飞潜判,何日重寻洛社盟。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公议

    读音:gōng yì

    繁体字:公議

    短语:公论

    英语:public discussion

    意思:(公议,公议)

     1.见“公义”。
     
     2.按

  • 史书

    读音:shǐ shū

    繁体字:史書

    短语:

    英语:history

    意思:(史书,史书)

     1.汉称令史所习之书,即当时通用的隶书。
      ▶《汉书•元帝

  • 由来

    读音:yóu lái

    繁体字:由來

    短语:迄今为止 迄今 至此 至今

    英语:origin

    意思:(由来,由来)

     1.自始以来;歷来。
      ▶《易

  • 向去

    读音:xiàng qù

    繁体字:曏去

    意思:犹今后,以后。
      ▶宋·范仲淹《与中舍书》:“见使命自江南来,一例大水,饶州市中行船,睦州楼居,犹不能免。向去民力必困。”
      ▶宋·刘克庄《水龙吟》词:“待从今向去,年年

  • 无情

    读音:wú qíng

    繁体字:無情

    短语:铁石心肠 忘恩负义 恩将仇报 以怨报德 卸磨杀驴 过河拆桥 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

    英语:pitiless

    意思:(无情,无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