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戏马台》 风吹野甸稻花晚,雨暗山城枫叶秋。

风吹野甸稻花晚,雨暗山城枫叶秋。

意思:风吹野甸稻花晚,雨暗山城枫叶秋天。

出自作者[宋]汪元量的《戏马台》

全文创作背景

《戏马台》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戏马台,又名掠马台,项王戏马台,是项羽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建造的一座楼台,用于观看戏马和阅兵。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亡国有关。汪元量作为宋朝的遗民,在诗中借古讽今,通过描写戏马台的荒凉和衰败,抒发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亡国的悲痛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当时统治者的无能和腐败的批判。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台空马尽始知休,枳棘丛边鹿自游。
泗水不关兴废事,佛峰空锁古今愁。
风吹野甸稻花晚,雨暗山城枫叶秋。
欲吊英灵何处在,髑髅无数满长洲。
作者介绍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稻花

    读音:dào huā

    繁体字:稻花

    意思:稻的花。
      ▶宋·梅尧臣《田家》诗:“白水照茅屋,清风生稻花。”
      ▶宋·范成大《新凉夜坐》诗:“江头一尺稻花雨,窗外三更蕉叶风。”

  • 山城

    读音:shān chéng

    繁体字:山城

    英语:mountain city

    意思:
     1.依山而筑的城市。
      ▶北周·庾信《奉和泛江》:“岸社多乔木,山城足迴楼。”
      ▶唐·白

  • 枫叶

    读音:fēng yè

    繁体字:楓葉

    意思:(枫叶,枫叶)
    枫树叶。亦泛指秋令变红的其他植物的叶子。诗文中常用以形容秋色。
      ▶南朝·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
      ▶唐·白居易《

  • 野甸

    读音:yě diàn

    繁体字:野甸

    意思:郊外;旷野。
      ▶明·李东阳《送萧履庵之镇宁》诗之一:“暂喜山川经野甸,若为风雨住江城。”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五:“咱们这荒草野甸的穷棒子屯子,还能有啥好吃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