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里谣效古歌》 父渔子猎日归暮,月明处处舂黄粱。

父渔子猎日归暮,月明处处舂黄粱。

意思:父亲在儿子打猎天回家晚,月明处处舂黄粱。

出自作者[唐]李绅的《闻里谣效古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图景的诗歌,充满了对和平、丰饶的田园生活的赞美。诗中的“乡里儿”是乡村生活的象征,他们的生活虽然简朴,但是充满和谐与满足。 诗歌开篇就以“乡里儿,桑麻郁郁禾黍肥”描绘出一幅丰饶的田园画卷。桑麻茂盛,禾黍肥硕,一派繁荣景象。接着描述乡村家庭的日常生活,兄弟耕作,妻子织布,夜犬不吠,蓬门敞开,展现出一片宁静和谐的生活氛围。 然后诗人以“浊醪初熟劝翁媪”描绘出乡村的淳朴风情,新酒初熟,劝慰老人品尝,尽显乡村人的热情与善良。鸣鸠拂羽,杨花踏春,这些生动的自然景象进一步强化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诗人接着以“使君为我剪荆棘,使君为我驱豺狼”表达了对贤明君主的期盼,希望能为乡村生活剪除困扰,驱赶威胁。同时,父渔子猎,月明处处舂黄粱,进一步展示了乡村生活的丰富多样性。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东家父老的口吻,告诫乡里儿要珍视生活,不要让恶声主吏扰乱平静的生活,不要让朱轓喧哗,不要让卢鹊惊喧。这既是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也是对乡村生活的担忧。 最后,诗人以“上有明王颁诏下,重选贤良恤孤寡”表达了对明君贤臣的期盼,希望能有更好的政策关怀乡村,保护孤寡。春日迟迟,驱五马,留犊投钱,这些形象的描述使得整个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充满了生活气息。 整首诗以“乡里儿”为主线,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展示了和平、宁静、丰饶的田园生活画卷,同时也表达了对明君贤臣的期盼和对乡村生活的珍视与保护。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乡里儿,桑麻郁郁禾黍肥,冬有褴襦夏有絺。
兄锄弟耨妻在机,夜犬不吠开蓬扉。
乡里儿,醉还饱,浊醪初熟劝翁媪。
鸣鸠拂羽知年好,齐和杨花踏春草。
劝年少,乐耕桑。
使君为我剪荆棘,使君为我驱豺狼。
林中无虎山有鹿,水底无蛟鱼有鲂。
父渔子猎日归暮,月明处处舂黄粱。
乡里儿,东家父老为尔言,鼓腹那知生育恩?
莫令太守驰朱轓,悬鼓一鸣卢鹊喧。
恶声主吏噪尔门,唧唧力力烹鸡豚。
乡里儿,莫悲咤。
上有明王颁诏下,重选贤良恤孤寡。
春日迟迟驱五马,留犊投钱以为谢。
乡里儿
作者介绍 李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月明

    读音:yuè míng

    繁体字:月明

    意思:
     1.月光明朗。
      ▶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袁士元《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

  • 处处

    读音:chǔ chù

    繁体字:處處

    短语:街头巷尾 所在 天南地北 四野 五湖四海 四面八方 四海 四方 无处 八方 无所不在 万方

    英语:everywhere

  • 暮月

    读音:mù yuè

    繁体字:暮月

    意思:一季的末月。
      ▶《艺文类聚》卷四引南朝·宋·傅亮《九月九日登陵嚣馆赋》:“岁九旻之暮月,肃晨驾而北逝。”
      ▶唐·韩鄂《岁华纪丽•重阳》:“重阳佳辰,九旻暮月。”

  • 明处

    读音:míng chù

    繁体字:明處

    英语:in the open

    意思:(明处,明处)
    I
    明确地作出判断。
       ▶汉·王充《论衡•案书》:“至于论,不务全疑,两传并记,不肯明

  • 黄粱

    读音:huáng liáng

    繁体字:黃粱

    意思:(黄粱,黄粱)

     1.粟米名。即黄小米。
      ▶《楚辞•招魂》:“稻粢穱麦,挐黄粱些。”
      ▶洪兴祖补注引《本草》:“黄粱出蜀、汉,商、浙闲亦种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