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和北轩竹上甘露》 垂枝乍惊重,映日复能光。

垂枝乍惊重,映日复能光。

意思:垂枝忽然惊重,映天又能光。

出自作者[宋]韩维的《又和北轩竹上甘露》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竹露为主题,描绘了露珠在竹叶上闪烁的美丽景象。 首句“君家竹上露,点缀如明珰”中,“君家”可能暗示了这首诗的作者与这家人的某种特殊关系,或者是对这家人的某种期待。“竹上露”则形象地描绘了露珠在翠绿的竹叶上闪烁的景象,仿佛是精美的玉饰,点缀其上。“点缀如明珰”这一比喻非常贴切,既描绘了露珠的晶莹剔透,又赋予了竹叶以生命和活力。 “垂枝乍惊重”这句诗描绘了竹叶垂下的枝条,在露珠的重量下突然颤动的景象,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乍惊重”表达了这种突然的动态给人的惊奇感。 “映日复能光”则描绘了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的光辉,即使是在阳光的照射下,露珠依然能够发出明亮的光。这句诗表达了露珠的坚韧和美丽。 “聊可助清兴,安知为羡祥。”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竹露美景的欣赏,认为这可以助长他的雅兴,但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平常心,不羡慕其吉祥的寓意。 最后,“应从草制暇,延咏对华觞。”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专注于自己的事务,享受与朋友对饮的欢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竹叶上的露珠,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淡泊的心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家竹上露,点缀如明珰。
垂枝乍惊重,映日复能光。
聊可助清兴,安知为羡祥。
应从草制暇,延咏对华觞。
作者介绍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

关键词解释

  • 垂枝

    读音:chuí zhī

    繁体字:垂枝

    意思:
     长满枝叶,指生命力正旺盛。
    ▶《太平经·知盛衰还年寿法》:“比若万物始萌于子,生于卯,垂枝于午,成于酉,终于亥,虽事豫见,未可得保也。”
    ▶又《经文部数所应诀》:

  • 重映

    读音:chóng yìng

    繁体字:重映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