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空问天孙乞巧,其奈君王爱憨。

空问天孙乞巧,其奈君王爱憨。

意思:空问孙请求技巧,这是您爱傻瓜。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宫廷女子形象的诗,通过描绘女子的裙子和鬓发,表达了她的美丽和无奈。 首句“裙是千叶榴染”中,“千叶榴染”指的是女子的裙子的颜色,形容裙子的颜色如同千叶石榴一般鲜艳。千叶石榴是一种具有丰富色彩和美丽形态的植物,以此形容裙子的颜色,展现了女子的艳丽和华丽。 第二句“鬓似折枝杏簪”中的“鬓似折枝杏簪”则描绘了女子的鬓发,鬓发如同折枝杏花一般美丽。折枝杏花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方式,即画出一枝杏花,将其置于画面的中心,以此表达其美丽和重要。在这里,诗人用这种方式来形容女子的鬓发,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美丽。 第三句“空问天孙乞巧”中,“空问天孙乞巧”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天孙指的是织女星,乞巧则是指向织女星祈求技巧和智慧。在这里,诗人用织女星来比喻女子的孤独和无奈,因为她无法得到君王的喜爱。 最后一句“其奈君王爱憨”中的“其奈君王爱憨”表达了女子对君王痴迷和愚蠢的无奈。诗人用“憨”字来形容君王的痴迷和愚蠢,暗示了女子对君王的失望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裙子和鬓发,表达了她的美丽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宫廷的权力斗争和女子在其中的地位。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裙是千叶榴染,鬓似折枝杏簪。
空问天孙乞巧,其奈君王爱憨。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天孙

    读音:tiān sūn

    繁体字:天孫

    意思:(天孙,天孙)

     1.星名。即织女星。
      ▶《史记•天官书》“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唐·司马贞索隐:“织女,天孙也。”
     
     2.指传说

  • 其奈

    读音:qí nài

    繁体字:其奈

    意思:亦作“其那”。
     怎奈;无奈。
      ▶唐·刘禹锡《遥和韩睦州元相公二君子》诗:“其奈无成空老去,每临明镜若为情?”宋·杨万里《乙酉社日偶题》诗:“也思散策郊行去,其奈缘溪路未干。

  • 君王

    读音:jūn wáng

    繁体字:君王

    英语:royalty

    意思:
     1.古称天子或诸侯。
      ▶《诗•小雅•斯干》:“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郑玄笺:“室家,一家之内。

  • 乞巧

    读音:qǐ qiǎo

    繁体字:乞巧

    英语:begging for cleverness

    意思: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南朝·梁·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