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步池上》 藤杖徐穿竹径凉,地宽那更水云乡。

藤杖徐穿竹径凉,地宽那更水云乡。

意思:藤手杖慢慢穿过竹林小径凉,地宽容那更水云乡。

出自作者[宋]张镃的《晚步池上》

全文赏析

这首诗《藤杖徐穿竹径凉,地宽那更水云乡》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宽广的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首联“藤杖徐穿竹径凉,地宽那更水云乡。”描绘了诗人用藤条制作的拐杖慢慢穿过竹林小径的场景,凉爽的竹林气息扑面而来,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乡村宽广土地和云水的赞美,暗示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颔联“山明屋背髻鬟耸,蝉奏树头丝吹长。”描绘了乡村山明水秀、屋舍俨然的景象,山峦起伏,如同女子头上的发髻,蝉鸣声声,仿佛在演奏着优美的乐章。同时,诗人也通过“丝吹长”这一细节,描绘了乡村风光的美丽和宁静。 颈联“蓑笠钓船家自有,轩裳朝路梦俱忘。”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诗人认为,垂钓的蓑笠渔船是乡村人家自有的生活方式,无需追求官场上的名利地位。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官场上的争斗和名利的追求已经忘却的愿望。 尾联“英雄本志今朝得,十亩香荷著醉狂。”诗人以“英雄”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诗人认为自己本来的志向就是追求这样的生活,现在终于得到了,因此感到欣喜和激动。最后一句“十亩香荷著醉狂”更是将这种喜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诗人已经沉醉在乡村田园的美景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宽广的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藤杖徐穿竹径凉,地宽那更水云乡。
山明屋背髻鬟耸,蝉奏树头丝吹长。
蓑笠钓船家自有,轩裳朝路梦俱忘。
英雄本志今朝得,十亩香荷著醉狂。

关键词解释

  • 水云

    引用解释

    1.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 唐 戎昱 《湘南曲》:“ 虞帝 南游不復还,翠蛾幽怨水云间。” 唐 杨汉公 《明月楼》诗:“ 吴兴 城闕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 南唐 李煜 《玉楼春》词:“笙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清 邵锦潮 《蒹葭》诗:“伊人不可即,悵望水云边。”

    2.水上方的云。《淮南子·览冥训》:

  • 竹径

    读音:zhú jìng

    繁体字:竹徑

    意思:(参见竹径,竹迳)

    解释:1.见\"竹径\"。

    造句:

  • 云乡

    读音:yún xiāng

    繁体字:雲鄉

    意思:(云乡,云乡)
    白云乡,白云聚集之所。指深山中道士修炼或高士隐居之所。
      ▶唐·陈子昂《续唐故中岳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有唐·高宗兮天子之光,好道乐仙兮思彼云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