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阑独倚,风度寒香阵。
意思:画栏独自倚,风度寒香阵。
出自作者[宋]陈允平的《品令·玉壶尘静》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先,诗的开头“玉壶尘静。蟾光透、一帘疏影。”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玉壶中的尘埃已经平静下来,月亮的光芒透过窗帘,投射出一片稀疏的影子。这里的“玉壶”可能指的是月亮,因为古人常以玉壶比喻月亮。而“蟾光透”则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穿透窗帘的景象。
接下来,“偏爱水月楼台近。画阑独倚,风度寒香阵。”表达了作者对水月楼台的喜爱,他独自倚着画栏,感受到一阵阵寒香袭来。这里的“水月楼台”可能指的是水边的楼阁,因为水与月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常常用来表达清雅、幽静的氛围。
“犹记曲江烟水恨。叹凄凉谁问。”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凄凉处境的感慨。曲江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名胜之地,但如今却已烟水蒙蒙,物是人非。作者感叹如今无人问津,显得凄凉无比。
最后,“夜深沙觜霜痕印。嚼花拚醉,枝上春无尽。”这几句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沙觜上的霜痕清晰可见,作者决定饮酒嚼花,任凭枝上的春色无尽。这里的“沙觜”指的是河岸边突出于水面的部分,“嚼花”则形象地描绘了饮酒的动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过去的回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 人生风度欢聚。-- 出自《摸鱼子 岁晚感怀寄南金》作者:[元]邵亨贞
- 人生风度欢聚。-- 出自《摸鱼子 岁晚感怀寄南金》作者:[元]邵亨贞
- 月明风度。-- 出自《点绛唇 赋梅》作者:[元]张弘范
- 记得林间风度。-- 出自《西江月·一枕香消睡恼》作者:[宋]沈端节
- 香风度。-- 出自《秦楼月/忆秦娥》作者:[宋]黎廷瑞
- 帘幕香风度。-- 出自《点绛唇·飞雪初晴》作者:[宋]张纲
- 罗浮风度。-- 出自《点绛唇·萼绿仙人》作者:[元]邵亨贞
- 风度林。-- 出自《代夜坐吟》作者:[南北朝]鲍照
- 九龄风度。-- 出自《点绛唇·一撮檀心》作者:[宋]王之道
- 松风度曲。-- 出自《减字木兰花 和丹房老人韵》作者:[金]蔡松年
- 画阑幽处。-- 出自《点绛唇·乱叠香罗》作者:[宋]曾协
- 画阑西。-- 出自《诉衷情·疏疏密密未开时》作者:[宋]韩元吉
- 画阑直。-- 出自《兰陵王·画阑直》作者:[宋]赵必?
- 画阑晴书。-- 出自《点绛唇 喜芍药发芽》作者:[元]王恽
- 绰约画阑东。-- 出自《太常引·靓妆仙子谢纤浓》作者:[元]许有孚
- 绰约画阑东。-- 出自《太常引·靓妆仙子谢纤浓》作者:[元]许有孚
- 含情独倚楼。-- 出自《菩萨蛮·画檐细雨偏红烛》作者:[宋]舒亶
-
独倚夕阳楼。-- 出自《菩萨蛮·杏花枝上莺声嫩》作者:[宋]陈允平
- 相思独倚楼。-- 出自《菩萨蛮·黄鸡晓唱玲珑曲》作者:[宋]方千里
- 度日阑干独倚。-- 出自《清平乐·鸳鸯翡翠》作者:[宋]刘翰
- 阑干成独倚。-- 出自《菩萨蛮·寒山横抹修眉绿》作者:[宋]李洪
- 独倚危阑久。-- 出自《卜算子慢·桃花院落》作者:[唐]钟辐
- 独倚小阑干。-- 出自《昭君怨·人面不如花面》作者:[宋]辛弃疾
- 危楼愁独倚。-- 出自《菩萨蛮·方池新涨蒲萄绿》作者:[宋]赵长卿
- 独倚最高楼。-- 出自《菩萨蛮·江山佳处留行客》作者:[宋]张孝祥
- 独倚晚楼风。-- 出自《菩萨蛮·缥缈飞来双彩凤》作者:[宋]张孝祥
- 一种寒香蕊。-- 出自《清平乐·人间尘外》作者:[宋]向子諲
- 秋老寒香圃。-- 出自《金缕曲/贺新郎》作者:[宋]刘辰翁
- 犹未把,寒香惜。-- 出自《贺新郎·梦绕荷花国》作者:[宋]葛长庚
- 寒香深处话别。-- 出自《台城路/齐天乐 寄姚江太白山人陈文卿》作者:[宋]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