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唐刺史》 於乎,坐令白雉修职贡,可是于今无越裳。

於乎,坐令白雉修职贡,可是于今无越裳。

意思:在吗,坐令白雉朝贡,可能是在现在没有越裳。

出自作者[元]杨维桢的《唐刺史》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古代中国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情况,表达了对仁政的渴望和对不公的愤慨。 首句“冒天海国皆王土,万里明珠贡天府”,描绘了当时中国对广大边疆地区的统治,视之为皇家领土,人民所产的珍宝明珠要献给朝廷。 “一从官守失仁人,牛马驱除化豺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因为统治者的无德,将原本善良的民族驱赶到豺狼横行的境地的不满。 “蛮衣有习黄巾帽,蛮旗无字题王号”描绘了少数民族的穿着和旗帜,但并未提及他们的王号,这可能暗示了对他们失去自己的王权或者被压制的不满。 “九重天子矜蛮情,黄敕加官非赏盗”进一步表达了对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的不满,天子对他们的状况漠不关心,只是因为下达命令加官进爵,而不是真正赏赐他们。 最后两句“君不见溪蛮改过归大唐,世授刺史以为常。於乎,坐令白雉修职贡,可是于今无越裳”描绘了一个改过自新、归顺大唐的溪蛮,得到了世袭刺史的职位,以此来表达诗人对改过自新、积极向朝廷进贡的少数民族的赞赏,同时也对现在缺乏这样的情况感到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边疆少数民族生活的描绘和对朝廷统治的不满,表达了对仁政的渴望和对公正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冒天海国皆王土,万里明珠贡天府。
一从官守失仁人,牛马驱除化豺虎。
蛮衣有习黄巾帽,蛮旗无字题王号。
九重天子矜蛮情,黄敕加官非赏盗。
君不见溪蛮改过归大唐,世授刺史以为常。
於乎,坐令白雉修职贡,可是于今无越裳。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等。他是元朝末年和明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杨维桢自幼聪颖,其父杨宏对他寄予厚望。他的诗歌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常常描写自然风景和人民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此外,杨维桢还擅长书法和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和花鸟画。他的画作与诗歌一样清新脱俗、自然流畅。

关键词解释

  • 于今

    读音:yú jīn

    繁体字:於今

    英语:now

    意思:(参见于今)

     1.至今。
      ▶《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
      ▶三

  • 可是

    读音:kě shì

    繁体字:可是

    短语:然 而是 但 可 而

    英语:however

    意思:
     1.犹言可与。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

  • 於乎

    读音:wū hū

    繁体字:於乎

    造句:

  • 坐令

    读音:zuò lìng

    繁体字:坐令

    意思:犹言致使;空使。
      ▶唐·韩愈《赠唐衢》诗:“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虞·唐?”明·刘基《结交行》:“宁知嫌隙翻掌成,坐令衽席生戈兵!”丘逢甲《汕头海关歌》:“坐令洋货日报关,万

  • 白雉

    读音:bái zhì

    繁体字:白雉

    意思:
     1.白色羽毛的野鸡。古时以为瑞鸟。
      ▶《尚书大传》卷四:“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
      ▶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
      ▶《楚辞•天问》:“

  • 修职

    读音:xiū zhí

    繁体字:修職

    意思:(参见修职,脩职)

    解释:1.处理政事。职,事。 2.尽职。

    造句:

  • 越裳

    引用解释

    亦作“ 越常 ”。亦作“ 越尝 ”。古南海国名。 汉 王充 《论衡·恢国》:“ 成王 之时, 越常 献雉。”按,《汉书·贾捐之传》 颜师古 注引此作“越尝”。 汉 张衡 《东京赋》:“北燮 丁令 ,南谐 越常 。”《后汉书·南蛮传》:“ 交趾 之南,有 越裳国 。 周公 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 越裳 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