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元夜即席》 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

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

意思:元宵清水量仅次于元旦,丝雨霏霏傍晚倾。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元夜即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元宵佳节夜晚景象的诗,通过对元宵夜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节日的喜爱之情。 首句“元宵清景亚元正”,描绘了元宵佳节的清雅景象,如同新年初生的太阳一样新鲜、明亮。 “丝雨霏霏向晚倾”,描绘了元宵夜雨的景象,晚风中细雨霏霏,增添了节日的神秘和浪漫。 “桂兔韬光云叶重”和“烛龙衔耀月轮明”两句,分别描绘了月亮被云层遮掩的景象和月亮明亮的景象,象征着节日的团圆和光明。 “烟空但仰如膏润”描绘了元宵夜空中烟雾弥漫的景象,如同春雨滋润大地一般,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绮席都忘滴砌声”描绘了人们在元宵夜欢聚一堂,享受节日的快乐,忘记了时间流逝的声音。 最后,“更待今宵开霁后,九衢车马未妨行”表达了作者对元宵夜景的期待,期待着夜晚过后,城市中车马繁忙的景象,象征着节日的热闹和欢乐。 整首诗通过对元宵夜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节日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节日的浪漫、神秘和欢乐气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
桂兔韬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
烟空但仰如膏润,绮席都忘滴砌声。
更待今宵开霁后,九衢车马未妨行。
作者介绍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丝雨

    读音:sī yǔ

    繁体字:絲雨

    意思:(丝雨,丝雨)
    像丝一样的细雨。
      ▶唐·周彦晖《晦日宴高氏林亭》诗:“云低上天晚,丝雨带风斜。”
      ▶明·俞国贤《展先子墓晚归即事》诗:“罢扫春山归路迟,东风丝雨带寒

  • 清景

    读音:qīng jǐng

    繁体字:清景

    意思:
     1.犹清光。
      ▶三国·魏·曹植《公宴》诗:“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三辰蔽于天,则清景暗于地。”
      ▶唐·储

  • 向晚

    读音:xiàng wǎn

    繁体字:曏晚

    英语:towards evening; about dusk

    意思:(参见嚮晚)
    傍晚。
      ▶唐·李颀《送魏万之京》诗:“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

  • 元宵

    读音:yuán xiāo

    繁体字:元宵

    英语:sweet dumpling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意思:
     1.农历正月十五日叫上元节。这天晚上叫“元宵”。亦

  • 亚元

    读音:yà yuán

    繁体字:亞元

    英语:Asian Currency

    意思:(亚元,亚元)

     1.谓名列第二。
      ▶宋·杨万里《二十四日晓起看海棠》诗:“除却牡丹了,海棠当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