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捕盗偶成》 招降况亦非上策,政诱潜凶嗣为虐。

招降况亦非上策,政诱潜凶嗣为虐。

意思:招降况也不是上策,政治诱惑秘密凶嗣为虐待。

出自作者[宋]李若水的《捕盗偶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起义军的一种思考。诗中描绘了去年和今年的两次起义,以及作者对如何处理这些起义军的看法。 首先,诗中描绘了去年宋江起义的场景,起义军在白昼横行,侵犯城郭,杀人如麻,这种行为引起了朝廷的愤怒和不满。朝廷派出三十六人进行招降,起义军得到了官职和爵位,士女围观,感到惊骇。 接着,诗中描述了今年杨江在河北起义的情景,虽然起义军有所收敛,但仍然希望朝廷能够招降他们。作者对此提出了一些疑问,认为官职对于这些人来说可能是一种错误,因为招降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可能诱使潜在的凶手继续作恶。 最后,作者提出了一种更为明智的策略,即下诏减少税收,让起义军自行归来遵守条约。他认为这是更为实际和有效的解决方法。然而,由于小臣没有途径能够触摸高天,所以他无法直接向朝廷提出建议。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起义军的看法和思考,认为招降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而应该通过减少税收、让他们自行归来遵守条约的方式来解决。这体现了作者对底层民众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
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
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
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
今年杨江起河北,战阵规绳视前作。
嗷嗷赤子阴有言,又愿官家早招却。
我闻官职要与贤,辄啗此曹无乃错。
招降况亦非上策,政诱潜凶嗣为虐。
不如下诏省科繇,彼自归来守条约。
小臣无路扪高天,安得狂词裨庙路。

关键词解释

  • 招降

    读音:zhāo xiáng

    繁体字:招降

    英语:summon sb. to surrender

    意思:号召、劝谕敌人投降。
      ▶《史记•李将军列传》:“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

  • 上策

    读音:shàng cè

    繁体字:上策

    英语:very wise move; the best plan; the best way out; the best policy

    意思:高明的计策或办法。

  • 凶嗣

    读音:xiōng sì

    繁体字:凶嗣

    意思:凶恶的子嗣。
      ▶《后汉书•梁统传论》:“况乃倾侧孽臣,传宠凶嗣,以至破家伤国,而岂徒然哉!”

    解释:1.凶恶的子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