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元圣庾县丞之官泉南》 嗟公有祖德,官况复不如。

嗟公有祖德,官况复不如。

意思:哀公有祖的功德,官何况又不如。

出自作者[宋]李廌的《送元圣庾县丞之官泉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名叫猗玗的漫郎的赞美和感慨。诗中描述了漫郎的才华、品德、志向和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漫郎的同情和赞美。 首联“漫郎老猗玗,紫芝于蒍于”,以漫郎在猗玗老去,紫芝茂盛来比喻漫郎的才华和品德。猗玗是地名,紫芝是一种草药,在这里象征着漫郎的才华和品德如同紫芝一样茂盛。 颔联“二元皆国器,位卑德有余”,描述了漫郎的品德和才华,虽然地位卑微,但德行却有余裕。 颈联“嗟公有祖德,官况复不如”,感叹漫郎有祖上的功德,但官职却不如意。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赞美了漫郎的志向、学识、勇气和智慧,认为他应该年轻时就能担任重要职务,但却沉沦下僚,遭遇挫折。作者也表达了对漫郎遭遇的不满和同情。 最后几联,作者表达了对世事的领悟和理解,认为通达的人应该看淡得失,顺应时势,成为有担当的男子汉大丈夫。南安是地名,控制着荆州和吴国,作者也表达了对漫郎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漫郎的赞美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事的领悟和理解,鼓励人们要有担当和勇气,顺应时势,成为有担当的男子汉大丈夫。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漫郎老猗玗,紫芝于蒍于。
二元皆国器,位卑德有余。
嗟公有祖德,官况复不如。
平生志引大,英爽凌太虚。
胸中有武库,罗列千卷书。
攘臂班马间,岂但突黄初。
谓宜在妙龄,持橐承明庐。
何为沉下僚,蹭蹬青云途。
三谓南遭选,雪霜稍侵须。
又佩墨绶去,不得黄纸除。
怜公批敕手,乃判税与租。
阅世悟休戚,胜负如枭卢。
达人自通脱,於何较锱铢。
平治不平气,俛仰自走趋。
刚忍素所遇,时乃烈丈夫。
南安极南粤,控带荆与吴。

关键词解释

  • 祖德

    读音:zǔ dé

    繁体字:祖德

    意思:
     1.祖宗的功德。
      ▶《管子•四称》:“循其祖德,辩其顺逆,推育贤人,谗慝不作。”
      ▶唐·丘丹《奉使过石门瀑布》诗序:“小子大历中奉使,窃有继作,虽不足克绍祖德,

  • 公有

    读音:gōng yǒu

    繁体字:公有

    英语:(adj) publicly owned

    意思:谓财产属国家或集体所有。
      ▶廖仲恺《答胡适论井田书》:“井田制度,我假定他是上古民族由游牧移到田园,

  • 不如

    读音:bù rú

    繁体字:不如

    英语:not equal to

    意思:
     1.比不上。
      ▶《易•屯》:“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

  • 况复

    读音:kuàng fù

    繁体字:況復

    意思:(况复,况复)

     1.更加;加上。
      ▶隋炀帝《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功彰。”
      ▶唐·杜甫《寄杜位》诗:“干戈况复尘随眼,鬓髮还应雪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