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韩建宁赴召二首》 忆公典选继昌黎,是我学人行卷时。

忆公典选继昌黎,是我学人行卷时。

意思:记得你选拔继昌黎,这是我学人行卷时。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送韩建宁赴召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担任公职、参与地方事务时,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未来期望的一种表达。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公选中的经历,对未来的期许,以及对自我能力的认知和反思。 首句“忆公典选继昌黎,是我学人行卷时”,表达了作者对公职选拔的期待和敬畏,同时也表达了他在年轻时,通过学习昌黎(即韩愈)的学问,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香火奉祠虽觖望,簿书栖邑尚淹期”,表达了作者在担任公职的过程中,虽然奉祠簿书的工作让他有些失望,但他仍然愿意在地方上继续工作,为地方服务。 “长年敢有飘零恨,末路欣逢陶冶私”,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他也不会感到绝望,反而会从中找到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的机会。 “自度才能不堪举,直思求地勉寒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能力的清醒认识,他明白自己的才能不足以胜任所有的工作,因此他思考如何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公职的敬畏和热爱,对未来的乐观和期待,以及对自我能力的清醒认识和自我提升的决心。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公典选继昌黎,是我学人行卷时。
香火奉祠虽觖望,簿书栖邑尚淹期。
长年敢有飘零恨,末路欣逢陶冶私。
自度才能不堪举,直思求地勉寒饥。

关键词解释

  • 公典

    读音:gōng diǎn

    繁体字:公典

    意思:国家典章;朝廷法典。
      ▶明·于慎行《易謚疏》:“足以慰九原之忠魂,而彰往劝来,有以定万世之公典矣。”
      ▶明·屠隆《綵毫记•拜官供奉》:“荐贤为国,朝庭公典,岂是私恩

  • 昌黎

    读音:chāng lí

    繁体字:昌黎

    英语:Changli

    意思:
     1.唐·韩愈世居颍川,常据先世郡望自称昌黎(今河北省·昌黎县)人;宋·熙宁七年诏封昌黎伯,后世因尊称他为昌黎先生。
     

  • 典选

    读音:diǎn xuǎn

    繁体字:典選

    意思:(典选,典选)
    掌管选拔人才授官的事务。
      ▶《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勃》:“初,吏部侍郎裴行俭典选,有知人之鉴。”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三•赵忠毅公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