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雨晴至江渡》 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在高树。

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在高树。

意思:渡过头水落村经过成,撩乱浮槎在高树。

出自作者[唐]柳宗元的《雨晴至江渡》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人在雨后初晴的江边漫步,夕阳西下时独自走向愚溪渡口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句“江雨初晴思远步”中,“江雨初晴”点明了天气状况,雨后的江边空气清新,阳光明媚,为接下来的漫步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思远步”则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思念,以及对漫步的渴望。 “日西独向愚溪渡”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独自走向渡口的过程。夕阳西下,独自一人,显得有些孤独和寂寞,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的气质。 “渡头水落村径成”描绘了渡口周围的景色。河水落下,露出了村里的道路,形成了一条清晰的路径,为作者的步行提供了便利。 “撩乱浮槎在高树”一句中,“撩乱”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浮槎在树上的混乱状态,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和活力。同时,“高树”也暗示了作者已经走到了渡口附近的高处,视野更加开阔,心情也更加舒畅。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远方的思念。诗中的孤独和寂寞并不是消极的情感,而是一种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的气质,这也正是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同时,诗中的景色描绘也十分优美,让人感受到雨后江边的清新和夕阳西下的宁静。整首诗给人一种宁静、悠然自得的感觉,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放松和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渡。
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在高树。
作者介绍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关键词解释

  • 撩乱

    读音:liáo luàn

    繁体字:撩亂

    英语:formal confused; in a turmoil

    意思:(撩乱,撩乱)

     1.纷乱;杂乱。
      ▶唐·韦应物《答重阳》诗:

  • 渡头

    读音:dù tóu

    繁体字:渡頭

    英语:ferry

    意思:(渡头,渡头)
    犹渡口。过河的地方。
      ▶南朝·梁简文帝《乌栖曲》之一:“採莲渡头拟黄河,郎今欲渡畏风波。”
      ▶五代

  • 水落

    读音:shuǐ luò

    繁体字:水落

    英语:eaves gutter

    意思:
     1.水位下降。
      ▶《尔雅•释诂下》“汱、浑、陨,坠也”晋·郭璞注:“汱、浑,皆水落貌。”
      ▶

  • 村径

    读音:cūn jìng

    繁体字:村徑

    意思:(参见村径,村迳)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