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代公庆上郭帅》 昔年先庙谒汾阳,提笔从公写短墙。

昔年先庙谒汾阳,提笔从公写短墙。

意思:过去先庙拜谒汾阳,提起笔从公写短墙。

出自作者[宋]王灼的《代公庆上郭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离开汾阳邵公祠,前往巴江油,途经天竺寺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邵公祠的怀念,对天竺寺的向往,对宦途的感慨,对清廉自守的钦佩,对无知的世人的嘲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行止的迷茫。 首联“昔年先庙谒汾阳,提笔从公写短墙。”描绘了作者在庙中拜谒汾阳邵公祠的情景,提笔在祠堂短墙之上留下了感慨。汾阳邵公祠是汾阳邵元哲的祠堂,邵元哲是明代名臣,作者对他非常敬仰,曾多次前往庙中拜谒。此句表达了作者对邵公的敬仰之情和对庙堂的怀念之情。 颔联“再别巴江油戟下,七逢天竺桂枝香。”描绘了作者再次离开汾阳邵公祠前往巴江油途中的情景,七次遇到天竺桂树,闻到花香。天竺桂是杭州天竺寺的著名古树,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天竺寺的向往之情和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颈联“宦途自许安仁拙,浮俗谁怜处士狂。”表达了作者对宦途的感慨和对清廉自守的钦佩。作者自认为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与安仁相似,都是清廉自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但是,作者也感到自己像处士一样被浮俗所遗弃,感到迷茫和无助。 尾联“客舍无烟饥欲死,尚惭知已问行藏。”表达了作者的迷茫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知己的感激之情。作者在客舍中无烟可炊,饥饿难耐,但是仍然感到惭愧,因为自己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行止之道,无法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事业、道德、信仰等方面的思考和迷茫。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清廉自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和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知己的感激之情和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年先庙谒汾阳,提笔从公写短墙。
再别巴江油戟下,七逢天竺桂枝香。
宦途自许安仁拙,浮俗谁怜处士狂。
客舍无烟饥欲死,尚惭知已问行藏。

关键词解释

  • 汾阳

    读音:fén yáng

    繁体字:汾陽

    意思:(汾阳,汾阳)

     1.汾水之北地区。
      ▶春秋时属晋。
      ▶《国语•晋语二》:“中大夫里克与吾矣,吾命之以汾阳之田百万。”
     
     2.犹

  • 昔年

    读音:xī nián

    繁体字:昔年

    短语:已往 往常 往昔 往 旧时 昔日 昔 以往 从前 往日 往时 过去

    英语:former years

    意思:往年;从

  • 提笔

    读音:tí bǐ

    繁体字:提筆

    英语:start writing; take up one\'s pen

    意思:(提笔,提笔)
    握笔。指写文章。
      ▶唐·周繇《送边上从事》诗:“提笔男儿

  • 短墙

    读音:duǎn qiáng

    繁体字:短墻

    意思:(短墙,短墙)
    矮墻。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吴子门焉,牛臣隐于短墙以射之,卒。”
      ▶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