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石鱼嗣刘忠顺韵》 太平谁谓真无象,罩罩还歌乐与贤。

太平谁谓真无象,罩罩还歌乐与贤。

意思:太平谁说真不象,罩罩还唱音乐与贤。

出自作者[宋]刘叔子的《观石鱼嗣刘忠顺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块镌刻着文字的石头,它被人们视为吉祥物,寄托着对周室中兴和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景。诗人通过对这块石头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首句“衔尾洋洋石上镌”,形象地描绘了石头的形状和上面的文字。衔尾洋洋,形容石头形状丰满,如同鱼尾一般;石上镌,指石头上刻有文字。这里的“镌”字,既有雕刻的意思,也有铭记、流传的意思,暗示了这些文字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第二句“或依于藻或依莲”,描述了石头周围的环境。藻和莲都是水生植物,象征着清澈的水。这里通过描绘石头周围的环境,进一步强调了这块石头的纯洁和高雅。 第三句“梦占周室中兴日,刻自唐人多历年”,回顾了这块石头的历史渊源。周室中兴,指的是西周时期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的时期;唐人多历年,则是指唐朝时期这块石头被刻制出来。这里的“梦占”二字,暗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和憧憬。 第四句“隐见有时非强致,丰凶当岁必开先”,表达了这块石头的神秘性和预测功能。隐见有时,意味着这块石头并非时刻都能看到,只有在特定的时机才能显现出它的神奇力量;丰凶当岁必开先,则是指这块石头能够预测当年的丰收与否。这里的“丰凶”二字,既指农作物的丰收与否,也泛指国家的繁荣与衰败。 最后一句“太平谁谓真无象,罩罩还歌乐与贤”,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太平谁谓真无象,意味着太平盛世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罩罩还歌乐与贤,则是指在这样的时代里,人们可以尽情歌唱、欢乐,享受美好的生活。这里的“罩罩”二字,既有遮蔽、掩盖的意思,也有庇护、保护的意思,暗示了在太平盛世中,人们可以得到安宁和幸福。 整首诗通过对一块石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吉祥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衔尾洋洋石上镌,或依于藻或依莲。
梦占周室中兴日,刻自唐人多历年。
隐见有时非强致,丰凶当岁必开先。
太平谁谓真无象,罩罩还歌乐与贤。

关键词解释

  • 无象

    读音:wú xiàng

    繁体字:無象

    意思:(无象,无象)

     1.失去常态、常道。
      ▶《左传•襄公九年》:“士弱曰:‘……商人阅其祸败之衅,必始于火,是以日知其有天道也。’公曰:‘可必乎?’对曰:‘在道,

  • 太平

    读音:tài píng

    繁体字:太平

    短语:莺歌燕舞 升平 歌舞升平 清明

    英语:peace and security

    意思:
     1.谓时世安宁和平。
      

  • 歌乐

    读音:gē lè

    繁体字:歌樂

    英语:Nikkei

    意思:(歌乐,歌乐)

     1.歌曲和音乐。
      ▶《礼记•儒行》:“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
      ▶唐·白

  • 真无

    读音:zhēn wú

    繁体字:真無

    意思:(真无,真无)
    佛教语,即空无。指事物的虚幻不实。
      ▶唐·王昌龄《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诗:“真无御化来,借有乘化归。”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