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校书图》 绿柳啼莺耳畔春,翠袖弹丝眼前酒。

绿柳啼莺耳畔春,翠袖弹丝眼前酒。

意思:绿柳啼莺耳边春,翠袖弹丝眼前酒。

出自作者[宋]朱翌的《题校书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于学问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的痴迷和对于艺术的欣赏。 首联“我闻校书如扫尘,尘随帚去辄随有。萤窗孤坐志不分,帝虎鲁鱼相可否。”,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于学问的热爱和追求。这里用扫尘比喻学习学问,用萤火虫的灯光比喻独自学习时的专注和执着。而“帝虎鲁鱼相可否”则表达了对于学问的严谨态度,即对于知识的追求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 颔联“榻上诸公富贵人,安能办此铅黄手。”,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的追求,他认为那些身居高位、富贵荣华的人,是无法真正理解学问的深奥和艰难的。 颈联“绿柳啼莺耳畔春,翠袖弹丝眼前酒。”,描绘了诗人追求学问时的美好环境和美好心境。这里用春天的绿柳和莺啼来比喻学习时的愉悦和轻松,用翠袖弹丝和眼前酒来比喻学习时的享受和乐趣。 随后,诗人的视角转向了对于艺术的欣赏。“如何复窥蠹简尘,又借管城公作帚。”这里用画史画名不画实来比喻艺术作品的美妙和深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我是瀛洲旧校书,挥汗磨铅胝两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的执着和勤奋,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于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诗人的形象鲜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闻校书如扫尘,尘随帚去辄随有。
萤窗孤坐志不分,帝虎鲁鱼相可否。
榻上诸公富贵人,安能办此铅黄手。
绿柳啼莺耳畔春,翠袖弹丝眼前酒。
如何复窥蠹简尘,又借管城公作帚。
画史画名不画实,润色丹青传不朽。
我是瀛洲旧校书,挥汗磨铅胝两肘。
当时万一见此图,诸郎不免涎垂口。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

关键词解释

  • 耳畔

    读音:ěr pàn

    繁体字:耳畔

    意思:亦作“耳伴”。
     耳边。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阿弥陀佛念几声,耳伴清宁倒伶俐。”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耳畔有促之起者,一举目,则帆樯错

  • 眼前

    读音:yǎn qián

    繁体字:眼前

    英语:now

    意思:
     1.眼睛面前;跟前。
      ▶南朝·梁·沈约《和左丞庾杲之病》:“待漏终不溢,嚣喧满眼前。”
      ▶唐·杜甫《草堂》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