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许炼师 [一作戎昱诗]》 如何说得天坛上,万里无云月在中。

如何说得天坛上,万里无云月在中。

意思:为何说得天坛上,万里无云月在中。

出自作者[唐]李益的《寄许炼师 [一作戎昱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扫石焚香礼碧空,露华偏湿蕊珠宫。如何说得天坛上,万里无云月在中》是一首描绘宁静、清雅的氛围,表达对天坛上明月敬仰的诗。 首句“扫石焚香礼碧空”,描绘出一种清净、虔诚的氛围。诗人通过扫石焚香这一细节,营造出一种敬畏自然、敬仰天地的氛围。礼碧空,表达了对广阔无垠的天空的敬意。 “露华偏湿蕊珠宫”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清雅的氛围。露华,象征着清晨的清新,湿蕊珠宫,暗示了诗人对天宫的向往和敬仰。这句诗通过视觉和嗅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清雅、宁静的氛围。 “如何说得天坛上”一句,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用言语来描述天坛上的景象。这似乎是在暗示,天坛上的景象是如此的壮丽,以至于言语无法完全表达。 最后,“万里无云月在中”是全诗的高潮,也是对前文的一个回应。万里无云,象征着天空的纯净,月在中,象征着明月的皎洁。这句诗描绘出一种宁静、清雅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明月的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扫石焚香、露华湿蕊珠宫、如何说得天坛上、万里无云月在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天地、对自然的敬畏和敬仰。整首诗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扫石焚香礼碧空,露华偏湿蕊珠宫。
如何说得天坛上,万里无云月在中。
作者介绍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关键词解释

  • 天坛

    读音:tiān tán

    繁体字:天壇

    英语:Temple of Heaven

    意思:(天坛,天坛)

     1.封建帝王祭天的高臺。
      ▶《宋书•礼志三》:“光武·建武中,不立北郊,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如何

    读音:rú hé

    繁体字:如何

    短语:争 怎 焉 哪样 安 哪 何等

    英语:what

    意思:
     1.怎样。
      ▶《书•尧典》:“帝曰:‘俞,予闻,如

  • 说得

    读音:shuō de

    繁体字:說得

    意思:(说得,说得)

     1.说;可以说。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蒋兴哥道:‘小婿不好说得,但问令爱便知。’”鲁迅《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至于这

  • 云月

    读音:yún yuè

    繁体字:雲月

    意思:(云月,云月)

     1.云和月。有时也指云中的月。
      ▶唐·张九龄《和苏侍郎小园夕霁寄诸弟》:“云月爱秋景,林堂开夜扉。”
      ▶唐·杜甫《宿青草湖》诗:“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