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垣致斋日因成一章呈二相公》 摄事修雩祀,斋居近紫庭。

摄事修雩祀,斋居近紫庭。

意思:理事举行雩祭,斋居近紫庭。

出自作者[宋]寇准的《西垣致斋日因成一章呈二相公》

全文赏析

这首诗《摄事修雩祀,斋居近紫庭》是一首描绘祭祀场景和作者内心感受的诗。通过对斋戒、祭祀等宗教仪式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虔诚和敬畏之心。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在紫庭(皇帝的宫廷)附近斋戒时的内心感受,以及对朝廷的敬仰和期待。 首联“摄事修雩祀,斋居近紫庭。”描绘了祭祀的场景和诗人的位置。摄事,即主持祭祀仪式;雩祀,一种求雨的祭祀;斋居,即诗人在斋戒期间所居住的地方;紫庭,指皇帝的宫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祭祀的重视和对皇帝的敬仰。 颔联“千门夏雨歇,高树夕阳生。”描绘了夏雨过后,千门万户安静下来,高树在夕阳下显得更加挺拔的场景。这一联以景入情,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颈联“更散掖垣静,风来钟漏清。”进一步描绘了斋戒期间的安静氛围,风声、钟声清晰可闻,表现出诗人的虔诚和敬畏之心。这一联以静谧的氛围烘托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尾联“岩廊惭旧德,书殿愧群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敬仰和期待。诗人自谦为“旧德”,即有德之人,但深感自己的才能不足以报效朝廷,表达了对朝廷的深深敬仰和期待。 最后两句“白发将何补,丹心忽自惊。”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反思。诗人感叹自己的白发无法改变世事,但内心的热情却突然被惊醒。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感慨,也展现了诗人的坚定和热忱。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和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虔诚、敬畏、平静、期待和坚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深深敬仰和感激之情。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摄事修雩祀,斋居近紫庭。
千门夏雨歇,高树夕阳生。
更散掖垣静,风来钟漏清。
岩廊惭旧德,书殿愧群英。
白发将何补,丹心忽自惊。
敢言陪邴魏,三接奉休明。
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关键词解释

  • 紫庭

    读音:zǐ tíng

    繁体字:紫庭

    意思:
     1.帝王宫庭。
      ▶《后汉书•皇甫规传》:“臣生长边远,希涉紫庭,怖慴失守,言不尽心。”
      ▶晋·左思《悼离赠妹》诗之二:“以兰之芳,以膏之明,永去骨肉,内充紫

  • 摄事

    读音:shè shì

    繁体字:攝事

    意思:(摄事,摄事)

     1.治事,理事。
      ▶《宋书•鲜卑吐谷浑传》:“碎奚性纯谨,三弟专权,碎奚不能制,诸大将共诛之。
      ▶碎奚忧哀不复摄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