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问游庐山日子》 山中浪走不知方,逢人问路空徬徨。

山中浪走不知方,逢人问路空徬徨。

意思:山中浪走不知道方,逢人就问路空徘徊。

出自作者[宋]董嗣杲的《答问游庐山日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作者渴望游历庐山,但又担心体力不支的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庐山的向往,以及他对自己体力的担忧。他希望自己的双脚能够健壮,以便能够尽情地探索山中。 “山中浪走不知方,逢人问路空徬徨。”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漫无目的地行走,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当他遇到人询问路时,却因为不知道路的方向而感到迷茫。这表达了作者对庐山的热爱,但同时也对未知的恐惧和迷茫。 “人言五老山水窟,半是神仙半是佛。”这两句诗是对庐山的美好赞誉,人们称五老山为水窟,意思是这里的水非常清澈美丽。同时,这里也流传着许多神仙和佛的故事,这表明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说。 “独行直待西风高,未可议我无仙骨。”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庐山的向往和决心,他独自一人前往庐山,等待西风高涨时才出发。这表明他对自己有仙骨的自信,也表明他对庐山的热爱和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庐山的向往和决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体力的担忧和对未知的恐惧。但无论如何,他都会前往庐山,去探索那里的美丽和文化内涵。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是一首非常有感染力的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欲游庐山恨不遍,游子先须两脚健。
山中浪走不知方,逢人问路空徬徨。
人言五老山水窟,半是神仙半是佛。
独行直待西风高,未可议我无仙骨。

关键词解释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浪走

    读音:làng zǒu

    繁体字:浪走

    意思:四处奔走;胡乱奔走。
      ▶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
      ▶金·申万全《病中遣怀》诗:“浪走天涯岁月侵,病中犹作越人吟。”

  • 徬徨

    读音:拼音:páng huáng

    徬徨的解释

    1.徘徊。来回行走。《国语·吴语》:“王亲独行徬徨於山林之中。”《文选·班固<西都赋>》:“既惩惧於登望,降周流以徬徨。”徬,一本作“ 彷 ”。 高步瀛 李 注义疏:“徬徨、彷徨、方皇、房皇并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