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荷花》 鼓角声中璧月光,竹舆十里绕横塘。

鼓角声中璧月光,竹舆十里绕横塘。

意思:鼓和号角声中璧月光,竹舆十里绕着池塘。

出自作者[宋]徐元杰的《荷花》

全文赏析

这首诗《鼓角声中璧月光》是一首优美的夜游诗,描绘了夜晚在鼓角声中,诗人乘竹舆漫游横塘的美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月光、竹舆、溪流、仙子、天丝、锦裳、若耶溪、太华井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首联“鼓角声中璧月光,竹舆十里绕横塘。”描绘了夜晚的鼓角声和月光,以及诗人乘竹舆漫游横塘的情景。这一联以动衬静,通过鼓角声和竹舆的意象,突显出夜晚的宁静和神秘。同时,十里绕横塘的描述也展现了诗人漫游的悠然自得。 颔联“碧摇仙子凌波袜,红散天丝织锦裳。”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美景。碧绿的溪流、仙子的凌波袜和天丝织成的锦裳,这些意象都展现了夜晚的美丽和神秘。这一联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的画面更加生动和鲜明。 颈联“仿佛若耶溪上路,栖迷太华井边凉。”诗人将眼前的景象与历史传说和神话联系起来,仿佛走在了若耶溪上的路上,又如在太华井边感受到了一丝凉意。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也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尾联“入城不觉东方白,吹散一身风露香。”描绘了诗人漫游结束,回到城中时的情景。东方渐白,风露散去,诗人也结束了这场美妙的夜游。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和不舍,也展现了时间流逝的痕迹。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通过描绘夜游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诗歌也蕴含着一定的哲理和人生感悟,如“入城不觉东方白”,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提醒人们珍惜时光。整首诗读来令人陶醉,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鼓角声中璧月光,竹舆十里绕横塘。
碧摇仙子凌波袜,红散天丝织锦裳。
仿佛若耶溪上路,栖迷太华井边凉。
入城不觉东方白,吹散一身风露香。
作者介绍
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号梅野,上饶县煌固镇黄塘村人。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学,后师事真德秀。

关键词解释

  • 鼓角

    读音:gǔ jiǎo

    繁体字:鼓角

    英语:ancient battle drums and horns

    意思:
     1.战鼓和号角,两种乐器。军队亦用以报时、警众或发出号令。
      ▶《后汉书

  • 月光

    读音:yuè guāng

    繁体字:月光

    英语:moonlight

    意思:
     1.月亮的光线,是由太阳光照到月球上反射出来的。
      ▶《诗•陈风•月出》“月出皎兮”毛传:“皎,月光也。”

  • 璧月

    读音:bì yuè

    繁体字:璧月

    英语:the moon like a round flat piece of jade

    意思:对月亮的美称。
      ▶南朝·梁·简文帝《慈觉寺碑序》:“龙星启曜,璧

  • 横塘

    读音:héng táng

    繁体字:橫塘

    意思:(横塘,横塘)

     1.古堤名。
      ▶三国·吴大帝时于建业(今南京市)南淮水(今秦淮河)南岸修筑。亦为百姓聚居之地。
      ▶晋·左思《吴都赋》:“横塘·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