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题丁子厚二亭·睦亭》 庭阶尽兰玉,兄弟即埙篪。

庭阶尽兰玉,兄弟即埙篪。

意思:庭院都兰玉,兄弟就是埙篪。

出自作者[宋]孔武仲的《寄题丁子厚二亭·睦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抚族无如睦,开亭意可知。庭阶尽兰玉,兄弟即埙篪。食有分甘乐,歌谐伐木诗。欢心已如此,风景况相宜》是一首描绘和谐家庭场景的诗。它通过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共享的快乐,表达了对和睦家庭的赞美和向往。 首句“抚族无如睦”,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和睦的赞美。这句诗中的“族”指的是家族,“无如睦”则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和睦的高度赞扬,认为没有比家族和睦更好的事情了。 “开亭意可知”则描绘了一个宽敞明亮的亭子,亭子中的人们欢声笑语,气氛融洽,这正是诗人所向往的家庭和睦场景。 “庭阶尽兰玉”则进一步描绘了家庭的景象,庭院和台阶上满是子孙后代,充满了欢乐和生机。这句诗中的“兰玉”指的是子孙后代,用“兰”和“玉”来形容他们,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后代的赞美和期待。 “兄弟即埙篪”则表达了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和谐相处。这句诗中的“埙篪”指的是古代乐器,用于演奏和谐的音乐,这里用来比喻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和谐相处。 “食有分甘乐”描绘了家庭成员之间共享美食的场景,每个人都分到了甘美的食物,享受着家庭的欢乐。这句诗表达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共享的快乐。 最后,“歌谐伐木诗”则描绘了家庭成员们共同歌唱和谐之歌的场景,就像《伐木》这首诗一样和谐美好。这句诗表达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和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和睦家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和睦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它提醒我们,一个和睦的家庭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美好生活。这首诗也提醒我们,我们应该珍惜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共享的快乐,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环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抚族无如睦,开亭意可知。
庭阶尽兰玉,兄弟即埙篪。
食有分甘乐,歌谐伐木诗。
欢心已如此,风景况相宜。

关键词解释

  • 庭阶

    引用解释

    1.堂前的台阶。 马其昶 《<濂亭集>序》:“以上溯 文正 及 姚 、 方 、 归 氏,又上而至 宋 唐 大家,而至两 汉 ,犹循庭阶入宗庙而禘昭穆也。”

    2.庭院。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 天吴 踊跃於重渊, 王乔 披云而下坠,舞鸑鷟於庭阶,游女飘焉而来萃。”《晋书·谢玄传》:“譬如芝兰玉树,欲使生於庭阶耳。”

  • 兰玉

    读音:lán yù

    繁体字:蘭玉

    英语:your fine son

    意思:(兰玉,兰玉)

     1.兰和玉。
      ▶《隋书•列女传论》:“兰陵主质迈寒松,南阳主心踰匪石……足使义勇惭

  • 兄弟

    读音:xiōng dì

    繁体字:兄弟

    短语:哥们

    英语:brothers

    意思:
     1.哥哥和弟弟。
      ▶《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 埙篪

    读音:xūn chí

    繁体字:塤篪

    解释:1.亦作\"埙箎\"。亦作\"埙篪\"。亦作\"埙箎\"。亦作\"埙竾\"。 2.埙﹑篪皆古代乐器,二者合奏时声音相应和。因常以\"埙篪\"比喻兄弟亲密和睦。 3.比喻互相呼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