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睡觉偶吟》 官初罢后归来夜,天欲明前睡觉时。

官初罢后归来夜,天欲明前睡觉时。

意思:官员刚刚废除后回来晚上,天要明以前睡觉时。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睡觉偶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官职初罢后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其内心的安乐与无人理解的孤独。诗中以平白如话的语言,刻画了诗人从睡眠中醒来,思量无事后又安心睡去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洒脱。 首句“官初罢后归来夜”,直接点明了诗人官职初罢,回到家中的时间是在夜晚。这个“夜”字,既交代了时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次句“天欲明前睡觉时”,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天色将明未明之时,诗人却已无法入睡,这既表现了诗人的失眠之苦,也暗示了其内心的忧虑。 第三句“起坐思量更无事”,诗人坐起身来,思量一番,却发现并无需要处理的事情,这里的“更无事”三字,既展现了诗人洒脱的性格,也透露了其内心的空虚与失落。尾句“身心安乐复谁知”,诗人自认为身心安乐,但这种安乐却无人能理解,无人能分享,这里的“复谁知”三字,充满了诗人的自嘲与无奈。 整首诗运用了白描的手法,语言质朴自然,无华丽辞藻,却能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同时,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官职初罢后的生活状态,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安乐与无人理解的孤独,使得整首诗更具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官初罢后归来夜,天欲明前睡觉时。
起坐思量更无事,身心安乐复谁知?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归来

    读音:guī lái

    繁体字:歸來

    英语:st 29

    意思:(归来,归来)

     1.回来。
      ▶《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唐·李白《长相思》诗:“不信妾肠断,归来看

  • 睡觉

    读音:shuì jiào

    繁体字:睡覺

    短语:寐 安息 就寝 歇息 安歇

    英语:to go to bed

    意思:(睡觉,睡觉)
    进入睡眠状态。
      ▶茅盾

  • 夜天

    读音:yè tiān

    繁体字:夜天

    意思:
     1.黑夜,夜晚。
      ▶北魏《元朗墓志》:“寂寥泉户,如何夜天,霜悲墓道,风急松阡。”
     
     2.夜晚的天空。
      ▶应修人《殒星》:“这样清丽的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