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杏花天·当时众里闻新曲》 一枕新凉会足。

一枕新凉会足。

意思:一枕新凉会脚。

出自作者[宋]赵彦端的《杏花天·当时众里闻新曲》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绪。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诗的开头:“当时众里闻新曲。拚一醉、移舟换烛。”这里描绘了一个欢快的场景,人们在众人的簇拥下听到了新曲,他们决定一醉方休,于是移舟换烛,享受这美妙的音乐。这里的“新曲”可能指的是新演奏的音乐,而“一醉”则表达了人们沉浸在音乐中的欢乐和放松。 接下来,“清波快送仙帆幅。十里披烟泛玉。”这里描绘了船在清澈的河流中快速前行,十里之外,水面上泛着白雾,如同一块白玉。这里用“仙帆”和“十里披烟”来形容船只和周围的景色,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 然后,“谁知度、春寒夜独。常记恨、花阑漏促。”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遗憾。作者独自度过春寒的夜晚,回想起花栏的漏促时间,表达了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遗憾。 最后,“西风渡口莲堪束。一枕新凉会足。”这里描绘了一个凄凉的场景,西风中的渡口莲花被捆绑在一起,作者在凉爽的枕头上安然入睡。这里用“西风渡口”和“一枕新凉”来形容凄凉和舒适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深深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它是一首优美的诗,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当时众里闻新曲。
拚一醉、移舟换烛。
清波快送仙帆幅。
十里披烟泛玉。
谁知度、春寒夜独。
常记恨、花阑漏促。
西风渡口莲堪束。
一枕新凉会足。
作者介绍
赵彦端(1121~1175)字德庄,号介庵,汴人。宋代诗人。\"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

关键词解释

  • 一枕

    引用解释

    犹言一卧。卧必以枕,故称。 唐 丁仙芝 《和荐福寺英公新搆禅堂》诗:“一枕西山外,虚舟常浩然。” 宋 陆游 《感秋》诗:“一枕凄凉眠不得,呼灯起作感秋诗。” 元 马致远 《夜行船·秋思》套曲:“蛩吟罢一枕纔寧贴,鸡鸣后万事无休歇,算名利何年是彻!” 清 宋维籓 《台城路·蝉》词:“午餘一枕游仙梦,几番被伊惊醒。”

  • 新凉

    读音:xīn liáng

    繁体字:新涼

    意思:(新凉,新凉)
    指初秋凉爽的天气。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
      ▶宋徐玑《新凉》诗:“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