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月潭寺(二首)》 玲珑金刹白云边,踏阁攀林一径穿。

玲珑金刹白云边,踏阁攀林一径穿。

意思:玲珑金刹白云边,一条小路穿过树林踏合攀。

出自作者[明]何景明的《月潭寺(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玲珑金刹白云边,踏阁攀林一径穿》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和人文画卷,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和悠然自得。 首联“玲珑金刹白云边,踏阁攀林一径穿”,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金碧辉煌的佛寺矗立在白云缭绕的山边,而诗人则踏着阁道,攀援树林,穿行于山间小径。这一联为读者勾勒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颔联“龙出洞门常作雨,鹤巢松树不知年”,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奇妙的自然景象,龙从洞中出没常带来雨水,松树上的鹤巢似乎亘古以来不曾老去,这里充满了神秘和悠远的氛围。 颈联“僧来殿上鸣钟饭,客到山中借榻眠”,诗人转向了人文描写,描绘了寺庙中的僧人鸣钟招呼客人用斋,以及客人到山中借宿的情景。这一联展现了寺庙的日常生活和人情味,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闲适和自在。 尾联“怪底夜来难得寐,秋风窗下绕流泉”,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秋风吹拂下,听着窗外流泉的声音,难以入睡的感受。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自己内心感受的抒发,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金刹、白云、龙、鹤、僧人、流泉等意象,展现了自然和人文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和悠然自得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玲珑金刹白云边,踏阁攀林一径穿。
龙出洞门常作雨,鹤巢松树不知年。
僧来殿上鸣钟饭,客到山中借榻眠。
怪底夜来难得寐,秋风窗下绕流泉。
作者介绍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

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

关键词解释

  • 白云

    读音:bái yún

    繁体字:白雲

    英语:white clouds

    意思:(白云,白云)

     1.白色的云。
      ▶《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庄

  • 玲珑

    读音:líng lóng

    繁体字:玲瓏

    短语:乖巧 趁机 临机应变 敏感 灵 精灵 快 灵活 随机应变 乖觉 灵巧 机巧 机灵 灵敏 便宜行事 见机行事 机警 机智 敏锐 聪 机敏

  • 金刹

    读音:jīn shā

    繁体字:金剎

    意思:
     1.  佛地悬幡的塔柱。
      ●《法华经·授记品》:“诸佛灭后,起七宝塔。长表金刹,华香伎乐。”

     2.  指宝塔。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