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赤谷西崦人家》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

意思:麻雀在茅草屋顶,篱笆带松菊。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赤谷西崦人家》

全文赏析

地理志:秦州有崦嵫山,在赤谷之西,故曰西崦。曹操与刘先主战于此谷,川水为之丹,因号赤谷。《一统志》:赤谷在秦州西南七十里,中有赤谷川。崦嵫山,在秦州西五十里。

  跻险不自安①,出郊已清目。溪回日气暖,径转山田熟②。鸟雀依茅茨③,藩篱带松菊④。如行武陵暮,欲问桃源宿。

  (此宿赤谷山家。而题诗以志其胜也。通首写远近幽景,如一幅《桃花源记》。【綎注】三四说西崦,五六说人家。武陵暮,说西崦。桃源宿,说人家。)

  ①谢灵运诗:“跻险筑幽居。”②江淹诗:“还望岨山田。”③谢灵运诗:“空庭来鸟雀。”《墨子》:“茅茨不剪。”④《归去来辞》:“松菊犹存。”张綖曰:公弃官之秦州,留宿赤谷西崦人家,而有此作。又公诗云“晨发赤谷亭,险艰方自兹。深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悄然村墟迥,烟火何由追”,亦言其地僻而人稀耳。当斯境也,忽得茅茨松菊人家一宿,岂不犹武陵之桃源耶?“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说山家景物甚幽。“贫知静者性,白益毛发古”,说隐居品格特高。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跻险不自喧,出郊已清目。
溪回日气暖,径转山田熟。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
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茅茨

    读音:máo cí

    繁体字:茅茨

    意思:亦作“茆茨”。
     
     1.茅草盖的屋顶。亦指茅屋。
      ▶《墨子•三辩》:“昔者尧·舜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
      ▶《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

  • 鸟雀

    读音:niǎo què

    繁体字:鳥雀

    意思:(鸟雀,鸟雀)
    泛指小鸟。
      ▶《左传•文公十八年》:“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
      ▶唐·刘长卿《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句当苗税充百官俸钱》诗:“鸟

  • 藩篱

    读音:fān lí

    繁体字:藩籬

    短语:篱 篱笆

    英语:hedge

    意思:(藩篱,藩篱)

     1.指用竹木编成的篱笆或栅栏。
      ▶《国语•吴语》:“孤

  • 松菊

    读音:sōng jú

    繁体字:鬆菊

    意思:松与菊不畏霜寒,因以喻坚贞节操或具有坚贞节操的人。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唐·刘禹锡《酬令狐相公赠别》诗:“田园松菊今迷路,霄汉鸳鸿久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