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 银地有余光,方公道益芳。

银地有余光,方公道益芳。

意思:银地有光明,当您道更加芬芳。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方公的道行和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他所处环境的欣赏。 首联“银地有余光,方公道益芳。”中,“银地”象征着方公的道行高深,如同银地一般明亮、纯净。“有余光”则表达出他的光辉照耀着他人,他的道德品质深深地影响着周围的人。而“方公道益芳”则直接赞美了方公的道德品质。 “谁分修藏力,顶有剃头霜。”这句诗表达了方公的修行和努力,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甚至在头顶上出现了剃头霜,象征着他的智慧和修行。 “经勘松风燥,檐垂坞茗香。”这两句描绘了方公所处的环境,松风燥象征着环境的清幽,檐垂坞茗香则描绘了周围环境的美丽和宜人。 “终须结西社,此县似柴桑。”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方公的期望,希望他能加入西社,共同修行,同时也暗示了方公所在的县域环境与柴桑相似,有着浓厚的修行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环境、赞美品质、表达期望等方式,展现了作者对方公的敬仰和对修行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银地有余光,方公道益芳。
谁分修藏力,顶有剃头霜。
经勘松风燥,檐垂坞茗香。
终须结西社,此县似柴桑。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公道

    读音:gōng dào

    繁体字:公道

    短语:

    英语:(adj) fair; equitable

    意思:
     1.公正的道理。
      ▶《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

  • 有余

    读音:yǒu yú

    繁体字:有餘

    短语:余 出头 强 又 多种 多 开外

    英语:balance in hand

    意思:(有余,有余)

     1.有剩余,

  • 银地

    读音:yín dì

    繁体字:銀地

    意思:(银地,银地)
    佛教谓菩萨所居以琉璃铺地,故称。常借指佛寺。
      ▶唐·李绅《新楼诗•龙宫寺》:“银地溪边遇衲师,笑将花宇指潜知。”
      ▶唐徐凝《天台独夜》诗:“银地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