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松滋渡望峡中》 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外是荒台。

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外是荒台。

意思:十二碧峰什么地方,永安宫外是荒台。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松滋渡望峡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诗,通过对渡头雨、云际雪、梦渚草、夷陵灰、巴人泪、蜀客船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深思考。 首联“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描绘了渡头雨洒在寒梅上的场景,以及云际的雪水流入江中的画面,给人一种清新、冷峻的感觉。轻雨、寒梅、云际的雪水,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冬日的江景图。 颔联“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则转向了对历史遗迹的描绘。梦渚草长,遮住了楚国的望眼,夷陵土黑,秦代的灰烬犹存。这里借楚国和秦代的遗迹,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 颈联“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进一步描绘了地域特色。巴人的泪水和猿声交织在一起,蜀地的客人从险峻的鸟道返回。这里既有对地域风情的描绘,也有对地域文化的思考。 尾联“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外是荒台”则直接提出了问题,十二座碧峰如今何处?永安宫已经荒废在野草丛中。这里既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迷茫。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深思考。诗中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
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
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
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外是荒台。
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十二碧峰

    引用解释

    指 巫山 十二峰。因其四时常碧,故称。 唐 刘禹锡 《松滋渡望硖中》诗:“ 巴 人泪应猿声落, 蜀 客船从鸟道回。十二碧峰何处所? 永安宫 外是荒臺。”参见“ 十二巫峰 ”。

    读音:shí èr bì fēng

  • 永安

    读音:yǒng ān

    繁体字:永安

    意思:
     1.长久稳固。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然其规矩制度,上应星宿,亦所以永安也。”
     
     2.永远安定;永远安宁。
      ▶明·刘基《悦茂堂诗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十二

    读音:shí èr

    繁体字:十二

    意思:
     1.十分之二。
      ▶《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
      ▶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