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缚戎人-达穷民之情也》 唯许正朝服汉仪,敛衣整巾潜泪垂。

唯许正朝服汉仪,敛衣整巾潜泪垂。

意思:只有允许穿好朝服汉仪,收拾衣服穿戴整齐暗中泪垂。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缚戎人-达穷民之情也》

全文赏析

这首诗《缚戎人,缚戎人》是一首描绘一个被俘虏的戎人(即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在遭受迫害和痛苦后,被朝廷赦免并被迁移到东南方的吴越地区的生活和情感状态的诗。 首先,诗中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戎人的生活环境和遭遇。他们被驱赶入秦,遭受着金创之痛和饥渴的折磨,夜晚只能睡在污秽的床席上。他们回忆起故乡的交河,唱着凄凉的歌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感真挚动人。他们虽然被赦免,但仍然心有余悸,担心在迁移途中再次遭受迫害。他们发誓要制定归乡计划,但同时也担心年老体衰无法回到故乡。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展现了他们的坚韧和无奈。 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朝廷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和态度。朝廷虽然赦免了这些戎人,但并没有真正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情感状态,只是将他们当作一种工具或负担来对待。这种不人道的行为,不仅伤害了这些戎人的心灵,也破坏了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被俘虏的戎人的生活和情感状态,也揭示了当时朝廷对待少数民族的不人道行为。这首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缚戎人,缚戎人,耳穿面破驱入秦。
天子矜怜不忍杀,诏徙东南吴与越。
黄衣小使录姓名,领出长安乘递行。
身被金创面多瘠,扶病徒行日一驿。
朝餐饥渴费杯盘,夜卧腥臊污床席。
忽逢江水忆交河,垂手齐声呜咽歌。
其中一虏语诸虏,尔苦非多我苦多。
同伴行人因借问,欲说喉中气愤愤。
自云乡管本凉原,大历年中没落蕃。
一落蕃中四十载,遣著皮裘系毛带。
唯许正朝服汉仪,敛衣整巾潜泪垂。
誓心密定归乡计,不使蕃中妻子知。
暗思幸有残筋力,更恐年衰归不得。
蕃候严兵鸟不飞,脱身冒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汉仪

    读音:hàn yí

    繁体字:漢儀

    意思:(汉仪,汉仪)
    汉官威仪。泛指中国礼仪制度。
      ▶唐·李白《赠张相镐》诗:“庶同昆阳举,再睹汉仪新。”
      ▶唐·刘知几《史通•叙事》:“文非文,史非史,譬夫乌孙造室,

  • 朝服

    读音:cháo fú

    繁体字:朝服

    英语:court dress

    意思:君臣朝会时穿的礼服。举行隆重典礼时亦穿着。
      ▶《论语•乡党》:“吉月,必朝服而朝。”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

  • 正朝

    读音:zhèng cháo

    繁体字:正朝

    意思:I

     1.君主受臣朝见的地方。
       ▶《周礼•考工记•匠人》“应门二彻参个”唐·贾公彦疏:“《尔雅》文以其应门内、路门外有正朝。”
      
     2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