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于阗钟歌送灵彻上人归越(钟在越灵嘉寺,从》 声有感,神无方,连天云水无津梁。

声有感,神无方,连天云水无津梁。

意思:声音有感,神没有方向,连天上的云水没有桥梁。

出自作者[唐]窦庠的《于阗钟歌送灵彻上人归越(钟在越灵嘉寺,从》

全文创作背景

《于阗钟歌送灵彻上人归越》是唐代诗人窦庠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送别灵彻上人回归越地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和对钟声的赞美。其中,“于阗钟”是指从西域于阗国传来的钟声,这在当时是非常珍贵和稀有的,因此诗人在诗中特别提到了它。 从创作背景来看,这首诗可能是在唐代盛世时期创作的,当时国内外交流频繁,各种文化交融,使得诗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诗歌创作也更加丰富多元。此外,窦庠本人也是一个热爱旅游和交友的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友情和离别的思念。 综上所述,《于阗钟歌送灵彻上人归越》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盛世的文化氛围、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是窦庠对友情、离别和自然感悟的表达。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海中有国倾神功,烹金化成九乳钟。
精气激射声冲瀜,护持海底诸鱼龙。
声有感,神无方,连天云水无津梁。
不知飞在灵嘉寺,一国之人皆若狂。
东南之美天下传,环文万象无雕镌。
有灵飞动不敢悬,锁在危楼五百年。
有时清秋日正中,繁霜满地天无风。
一声洞彻八音尽,万籁悄然星汉空。
徒言凡质千钧重,一夫之力能振动。
大鸣小鸣须在君,不击不考终不闻。
高僧访古稽山曲,终日当之言不足。
手提文锋百炼成,恐刜此钟无一声。
作者介绍 刘伯坚简介
唐朝人,曾任登州刺史。窦叔向之子,家中还有四位兄弟:窦常、窦牟、窦群、窦巩,窦氏一老五小俱以诗驰声当代,且与同时名仕常衮、包佶、元稹、白居易、韩愈、韩皋、房孺复、韦夏卿、武元衡、裴度、令狐楚等过从友善,多有酬唱,著有《窦氏联珠集》。《全唐诗》收有其诗作二十一首。

关键词解释

  • 津梁

    读音:jīn liáng

    繁体字:津梁

    英语:bridge and ford-help; aid

    意思:
     1.桥梁。
      ▶《国语•晋语二》:“岂谓君无有,亦为君之东游津梁之上,无有难急

  • 无方

    解释

    无方 wúfāng

    (1) [in the wrong way;do not know how;not in the proper way]∶不得法;方法不对

    经营无方

    (2) [nothing]∶没有固定的方向、处所、范围

  • 连天

    读音:lián tiān

    繁体字:連天

    英语:incessanly; reaching the sky; for several days in a row

    意思:(连天,连天)

     1.

  • 云水

    读音:yún shuǐ

    繁体字:雲水

    英语:Unsu

    意思:(云水,云水)

     1.云与水。
      ▶唐·杜甫《题郑十八着作丈故居》诗:“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

  • 无津

    引用解释

    1.没有渡口。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君门以九重,道远河无津。”

    2.喻无进身之路。《晋书·陶侃传》:“及 逵 去, 侃 追送百餘里。 逵 曰:‘卿欲仕郡乎?’ 侃 曰:‘欲之,困於无津耳。’”

    读音:wú jī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