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乙酉元旦》 倍还春色渺无凭,乱里偏惊易岁勤。

倍还春色渺无凭,乱里偏惊易岁勤。

意思:倍回春色渺无依据,混乱里特别敏感易一年辛勤。

出自作者[当代]钱钟书的《乙酉元旦》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乱世中感慨时光流逝,忧虑繁多,而春色却又渺茫无依的心情。首联“倍还春色渺无凭,乱里偏惊易岁勤”中,作者用“倍还”形容春色的短暂和无常,用“渺无凭”表达春色无所依托,给人以渺茫无常之感。在乱世之中,时光飞逝,让人不禁惊叹岁月的勤劳。颔联“一世老添非我独,百端忧集有谁分”中,作者表达了人生老去的无奈和忧虑繁多的心情,而这些忧虑又无人可以分担。颈联“焦芽心境参摩诘,枯树生机感仲文”中,作者用“焦芽”形容自己心境的枯萎,用“枯树”自比,表达了自己在乱世中生机枯竭的感慨。而“参摩诘”、“感仲文”则表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名人的仰慕和对自己境遇的感叹。尾联“豪气聊留供自暖,吴箫燕筑断知闻”中,作者用“豪气”形容自己心中的激情,表示自己要用这种激情来自我温暖,而“吴箫燕筑”则指代远方的音乐声,表达了作者在乱世中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在乱世中的感慨和自我慰藉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倍还春色渺无凭,乱里偏惊易岁勤。
一世老添非我独,百端忧集有谁分。
焦芽心境参摩诘,枯树生机感仲文。
豪气聊留供自暖,吴箫燕筑断知闻。
作者介绍 韦庄简介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关键词解释

  • 春色

    读音:chūn sè

    繁体字:春色

    英语:spring scenery

    意思:
     1.春天的景色。
      ▶南朝·齐·谢朓《和徐都曹》:“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
      ▶宋·叶绍

  • 倍还

    读音:bèi hái

    繁体字:倍還

    意思:(倍还,倍还)
    加倍偿还。
      ▶《太平御览》卷八一七引晋·卢楙《四王遗事》:“惠帝于邺,与成都王还洛阳,出城仓卒,上下无持资食之调。道中有驱羊二百余口者,便勒将之洛,得以为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