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漂母冢》 虽然寂寞千秋魄,犹是韩侯旧主人。

虽然寂寞千秋魄,犹是韩侯旧主人。

意思:虽然如此寂寞千秋魄,还是韩侯原来的主人。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漂母冢》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荒野坟墓和其周围景色的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首句“寂寂荒坟一水滨”便直接描绘了场景,荒坟位于水边,显得十分寂静。这个场景给人一种凄凉、孤独的感觉,是对逝去生命的无言哀悼。 “芦洲绝岛自相亲”进一步描绘了荒野的景象,芦苇和孤岛各自独立,却也自成一体,表现出生命在绝境中顽强的生存力量。 “青娥已落淮边月,白骨甘为泉下尘”两句,借用了韩侯的典故,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深深哀悼。韩侯的故事在这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青娥、白骨的描绘,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原上荻花飘素发,道傍菰叶碎罗巾”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荒野的景象,荻花在风中飘动,菰叶碎碎的落在地上,这些细节的描绘,给人一种荒凉、凄美的感觉。 “虽然寂寞千秋魄,犹是韩侯旧主人”两句,诗人在最后给出了自己的解读,尽管生命在时间的长河中显得如此寂寞,但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历史人物韩侯曾经的主人告诉我们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荒野坟墓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诗中细节的描绘和深情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寂寂荒坟一水滨,芦洲绝岛自相亲。
青娥已落淮边月,白骨甘为泉下尘。
原上荻花飘素发,道傍菰叶碎罗巾。
虽然寂寞千秋魄,犹是韩侯旧主人。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千秋

    读音:qiān qiū

    繁体字:千秋

    英语:thousand years; centuries; birthday (other than one\'s own)

    意思:
     1.千年。形容岁月长久

  • 主人

    读音:zhǔ rén

    繁体字:主人

    短语:主 庄家 主子 东 主人公 东道主

    英语:master

    意思:
     1.接待宾客的人。与“客人”相对。
      ▶《

  • 虽然

    读音:suī rán

    繁体字:雖然

    短语:则 尽管如此

    英语:although

    意思:(虽然,虽然)

     1.即使如此。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 寂寞

    读音:jì mò

    繁体字:寂寞

    短语:寂 众叛亲离 落寞

    英语:lonesome

    意思:
     1.空虚无物。
      ▶《吕氏春秋•审分》:“是故于全乎去能,于假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