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蝉》 高蝉旦夕唳,景物浮凉气。

高蝉旦夕唳,景物浮凉气。

意思:早晚高蝉叫声,景物在凉爽气候。

出自作者[唐]鲍溶的《闻蝉》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高蝉、凉气、木叶、梦、风、露珠等意象,描绘出一种清冷而凄美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悲凉情感。 首句“高蝉旦夕唳,景物浮凉气”,描绘了早晨和晚上高蝉的鸣叫声,这种声音在凉意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给人一种孤独和寂寥的感觉。同时,这句诗也描绘了周围景物的清凉气息,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冷清。 “木叶渐惊年,锦字因络纬。”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受。随着树叶的逐渐变黄变红,作者意识到时间的流逝。而“络纬”则代表了纺织娘,它的鸣叫声似乎在催促作者抓紧时间。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深深忧虑。 “馀引未全歇,凝悲寻迥至”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的情感状态。作者的情感被余音缭绕的蝉鸣所吸引,无法自拔,于是他开始追寻这些声音,直到它们完全消失。这种情感状态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悲伤和留恋。 “星井欲望河,月扇看藏笥。”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夜晚的情景。作者看着星星,想要看到银河,扇子般的月亮则被作者放入藏笥中。这种情景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孤独和寂寥。 最后,“谁念因声感,放歌写人事。”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知己的渴望。作者希望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情感,因此他放声歌唱,表达出他的人事。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冷凄美的氛围为背景,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悲伤和留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知己的渴望。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蝉旦夕唳,景物浮凉气。
木叶渐惊年,锦字因络纬。
稍断当窗梦,更凄临水意。
清香笋蒂风,晓露莲花泪。
馀引未全歇,凝悲寻迥至。
星井欲望河,月扇看藏笥。
谁念因声感,放歌写人事。

关键词解释

  • 旦夕

    读音:dàn xī

    繁体字:旦夕

    英语:this morning or evening

    意思:
     1.早与晚。
      ▶《墨子•号令》:“诸门下朝夕立若坐,各令以年少长相次,旦夕就位,先右有

  • 凉气

    读音:liáng qì

    繁体字:涼氣

    英语:cold air

    意思:(凉气,凉气)
    寒气;清凉之气。
      ▶三国·魏·曹植《赠丁仪》诗:“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
      ▶唐·孟浩

  • 景物

    读音:jǐng wù

    繁体字:景物

    短语:景 景观 山水 色

    英语:scenery

    意思:景致事物。多指可供观赏者。
      ▶晋·陆云《大安二年夏四月大将军出祖王羊二

  • 高蝉

    读音:gāo chán

    繁体字:高蟬

    意思:(高蝉,高蝉)
    即蝉冠。古代侍从官员之冠以貂尾蝉文为饰。
      ▶《南史•何敬容传》:“回丰貂以步文昌,耸高蝉而趋武帐。”参见“蝉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