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村》 柴门狼藉牛羊气,竹坞幽深鸡犬声。

柴门狼藉牛羊气,竹坞幽深鸡犬声。

意思:柴门狼藉牛羊气,竹坞幽深鸡犬声。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秋村》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乡村景色的诗,通过对稻田、荻园、山间小路、牛羊、鸡犬等自然和人文景物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宁静、祥和、自在的乡村生活气息。 首联“稻垄蓼红沟水清,荻园叶白秋日明”,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稻田和荻园的秋日景象。稻田里的稻谷在秋风中摇曳,蓼红的蓼梗在沟水中摇曳生姿,清澈的沟水在红蓼之间流淌。荻园的叶子在秋风中变白,秋日的阳光明亮而温暖,洒在荻园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颔联“空坡路细见骑过,远田人静闻水行”,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间小路和田野的景象。空旷的山坡上,小路细长而幽静,偶尔有行人骑马经过,打破了这份宁静。田野里的人们已经收工,只剩下水声在静夜里回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 颈联“柴门狼藉牛羊气,竹坞幽深鸡犬声”,诗人描绘了乡村人家日常生活的景象。柴门敞开,牛羊归圈,空气中弥漫着牛羊的气息。竹坞幽深,鸡犬相闻,乡村人家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 尾联“绝粒看经香一炷,心知无事即长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通过专注于佛经中的“香一炷”,达到“绝粒”的境界,从而领悟到“心知无事即长生”的道理。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处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乡村景色的描绘,以及乡村生活气息的展现,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祥和、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气息的过程中,也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理解,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稻垄蓼红沟水清,荻园叶白秋日明。
空坡路细见骑过,远田人静闻水行。
柴门狼藉牛羊气,竹坞幽深鸡犬声。
绝粒看经香一炷,心知无事即长生。
作者介绍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柴门

    读音:zhài mén

    繁体字:柴門

    英语:wooden door

    意思:(柴门,柴门)
    I

     1.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
       ▶三国·魏·曹植《梁甫行》:“柴门何萧

  • 狼藉

    读音:láng jí

    繁体字:狼藉

    英语:in disorder; scattered about in a mess

    意思:
     1.纵横散乱貌。
      ▶《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

  • 幽深

    读音:yōu shēn

    繁体字:幽深

    英语:deep and serene

    意思:
     1.深而幽静。
      ▶《易•繫辞上》:“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
      ▶唐·刘长卿《喜朱拾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