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白槿花》 秋蕣晚英无艳色,何因栽种在人家。

秋蕣晚英无艳色,何因栽种在人家。

意思:秋季蕣晚英没有艳丽的颜色,为什么栽种在别人家里。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白槿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趣味的小诗,通过对秋蕣晚英的描绘,表达了对平凡事物中发现美好,以及不理解者无法欣赏的哲理。 首句“秋蕣晚英无艳色,何因栽种在人家”直接描绘了秋蕣晚英的颜色并不艳丽,这与它们通常被视为秋季丰收的象征,具有丰富色彩的传统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疑问,为何这些秋蕣晚英会被栽种在人家?这似乎是在暗示,人们常常过于关注事物的外在美,而忽视了那些看似平凡却有内在价值的存在。 “使君自别罗敷面,争解回头爱白花”两句,借用使君“自别罗敷面”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这一哲理。使君自以为见过更美的人,却不能理解为何人们会回头爱上看似平凡的白花。这实际上是在说,人们往往只看到自己熟悉的事物,而无法欣赏和理解那些与自己习惯不同的事物。 这首诗以秋蕣晚英为引子,揭示了人们对平凡事物的忽视和不解。它提醒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那些看似平凡却有内在价值的事物,同时也应该理解并欣赏与自己习惯不同的事物。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蕣晚英为载体,表达了对平凡事物中发现美好,以及不理解者无法欣赏的哲理。它鼓励我们在生活中更加开放和包容,去欣赏和理解那些看似平凡却有内在价值的事物。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蕣晚英无艳色,何因栽种在人家。
使君自别罗敷面,争解回头爱白花。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栽种

    读音:zāi zhòng

    繁体字:栽種

    短语:种 栽 植

    英语:to plant

    意思:(栽种,栽种)
    栽培种植。
      ▶唐·白居易《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白槿

  • 人家

    读音:rén jiā

    繁体字:人家

    英语:other people

    意思:
     1.他人之家。
      ▶《国语•晋语二》:“里克曰:‘弒君以为廉,长廉以骄心,因骄以制人家,吾不敢。’”韦昭注:

  • 晚英

    读音:wǎn yīng

    繁体字:晚英

    意思:迟开的花。
      ▶唐·王勃《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梅郊落晚英,柳甸惊初叶。”
      ▶唐·刘禹锡《秋晚题湖城驿池上亭》诗:“风莲坠故萼,露菊含晚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