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雪》 薄暮檐牙雨跳珠,儿童指似雪先驱。

薄暮檐牙雨跳珠,儿童指似雪先驱。

意思:傍晚屋檐下跳珠,儿童手指似雪先驱。

出自作者[宋]潘牥的《雪》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雨后景象的诗,通过对檐牙雨跳的生动描绘,表现出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 首句“薄暮檐牙雨跳珠”,诗人以檐牙雨跳为切入点,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势大、密集的特点。檐牙雨跳,形象地描绘了屋檐上雨水滴落的样子,如同蜘蛛一样,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珠在檐牙上跳跃,给人一种清新、欢快的感觉。 “儿童指似雪先驱”,诗人通过儿童指似雪先驱,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景象。孩子们在雨后嬉戏,他们的手指白皙如雪,仿佛在向人们展示雨后的美好。 “初闻竹上来能密,旋觉梅梢重欲扶”,这两句诗描绘了雨后竹叶上的水珠密集,梅树梢头也因为雨水而显得沉重,仿佛需要扶持的感觉。诗人通过这种细节描绘,进一步表现了雨后的清新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北地多应三丈许,南州近亦十年无”,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雨后景象的感慨和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南北两地的雨水情况,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感慨和思考。这里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此间断缚吴元济,看踏银沙入献俘”,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结束的期待和祝愿。诗人用“断缚吴元济”来比喻战争的结束,用“看踏银沙入献俘”来表达对战争胜利的期待和祝愿。银沙在这里象征着和平、宁静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象的描绘,表现了清新、欢快的气氛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南北两地的雨水情况,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感慨和思考,以及对战争结束的期待和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薄暮檐牙雨跳珠,儿童指似雪先驱。
初闻竹上来能密,旋觉梅梢重欲扶。
北地多应三丈许,南州近亦十年无。
此间断缚吴元济,看踏银沙入献俘。

关键词解释

  • 薄暮

    读音:bó mù

    繁体字:薄暮

    短语:暮 夕 垂暮

    英语:twilight

    意思:
     1.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

  • 先驱

    读音:xiān qū

    繁体字:先驅

    短语:过来人 先辈 前任

    英语:pioneer

    意思:(先驱,先驱)

     1.前行开路。
      ▶《楚辞•离骚》:“

  • 儿童

    读音:ér tóng

    繁体字:兒童

    短语:稚子 幼儿 孩子 小子 小儿 孺 竖子 孩 囡 报童 小孩子 小 小孩 童 娃娃 幼 小家伙 童子

    英语:child

  • 檐牙

    读音:yán yá

    繁体字:檐牙

    意思:(参见檐牙)
    檐际翘出如牙的部分。
      ▶唐·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檐牙压

  • 珠儿

    引用解释

    古 越 俗对男孩的称呼。参见“ 珠娘 ”。

    读音:zhū ér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