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龙吟·莫春清淑之初》 兰亭序饮,泛觞流咏,萧然适意。

兰亭序饮,泛觞流咏,萧然适意。

意思:兰亭序饮酒,泛酒唱赞歌,萧条吹风。

出自作者[宋]李纲的《水龙吟·莫春清淑之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时光。 首句“莫春清淑之初,赏心最乐惟修禊”描绘了春天的一个美好时刻,人们为了庆祝这个季节的到来而聚集在一起。接下来的“兰亭序饮,泛觞流咏,萧然适意”描绘了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饮酒、吟诗、欣赏自然美景的场景,表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旧弼宗英,文章贤牧,肯临坰外”是对那些有才华、有品德的人的赞美,他们愿意来到这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接下来的“向碧山深处,寻花问柳,有佳气、随旌旆”描绘了人们在山林中寻找花、柳等自然美景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寥落幽人寓止。惜僧园、缭云萦水。栽花种竹,凿池开径,渊明岂愧”这几句则描绘了一个孤独的隐士在花园中居住的场景,他喜欢栽花种竹、凿池开径,过着一种宁静而自由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与陶渊明的隐居生活相似,表现出一种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最后,“美景良辰,玉颜方老,欲留何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命的感慨。即使年华已老,也要尽情享受生命的美好,尽情享受大自然和人生的美好。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珍贵。它是一首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诗,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莫春清淑之初,赏心最乐惟修禊。
兰亭序饮,泛觞流咏,萧然适意。
旧弼宗英,文章贤牧,肯临坰外。
向碧山深处,寻花问柳,有佳气、随旌旆。
寥落幽人寓止。
惜僧园、缭云萦水。
栽花种竹,凿池开径,渊明岂愧。
美景良辰,玉颜方老,欲留何计。
对残红嫩绿,开怀笑时,且须同醉。
作者介绍 汤显祖简介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

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关键词解释

  • 萧然

    读音:xiāo rán

    繁体字:蕭然

    英语:desolate

    意思:(萧然,萧然)

     1.犹骚然。扰乱骚动的样子。
      ▶《史记•酷吏列传》:“及孝文帝欲事匈奴,北边萧然苦兵矣。

  • 兰亭序

    引用解释

    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行书法帖。 东晋 穆帝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 王羲之 与 谢安 、 孙绰 等四十一人,在 山阴 (今 浙江 绍兴 ) 兰亭 “修禊”,会上各人作诗,并由 羲之 作序。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唐 时为 太宗 所得,推为 王 书代表,曾命

  • 兰亭

    读音:lán tíng

    繁体字:蘭亭

    英语:Lan Pavilion

    意思:(兰亭,兰亭)

     1.亭名。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之兰渚山上。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

  • 泛觞

    读音:fàn shāng

    繁体字:泛觴

    意思:(泛觞,泛觞)
    谓饮酒。
      ▶唐·储光羲《京口送别王四谊》诗:“明年菊花熟,洛东泛觞游。”

    造句:兰亭序饮,泛觞

  • 适意

    读音:shì yì

    繁体字:適意

    短语:适 安适 养尊处优 舒展

    英语:agreeable

    意思:1.宽心,舒适。 2.称心,合意。

    近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