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发长芦江口》 篙师柂工相整衣,龙女庙中来宰豨。

篙师柂工相整衣,龙女庙中来宰豨。

意思:篙师船尾工做整衣,龙女庙中来,宰相稀。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发长芦江口》

全文赏析

这首诗《篙师柂工相整衣,龙女庙中来宰豨》是一首描绘长江航行场景,并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篙师柂工整衣、龙女庙中宰猪、野祝击鼓降神、老鸦衔肉等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慈姥矶旧时的伤感。 首先,诗中描绘了篙师柂工在船上整理衣物,这反映了航行中的忙碌和紧张。接着,诗中又描绘了龙女庙中宰猪的场景,这不仅体现了航行中的生活日常,也增添了一些神秘的色彩。野祝击鼓降神和老鸦衔肉上树飞等场景,进一步描绘了航行中的神秘氛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神秘氛围的独特感受。 长江无风平似削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长江平静、壮阔的景象的赞美。两橹夹舸行将归则描绘了航行中的宁静和和谐。这种宁静和和谐与前文中的忙碌、神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最后,南国山川都不改,伤心慈姥旧时矶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对慈姥矶旧时的伤感。这里的南国山川不改,可能是指长江两岸的自然风光依旧,但慈姥旧时矶的景象已经不再,这引发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伤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长江航行中的场景,并融入了一些神秘色彩和伤感情绪,表达了作者对长江和过去的深深怀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篙师柂工相整衣,龙女庙中来宰豨。
野祝击鼓降神语,老鸦衔肉上树飞。
长江无风平似削,两橹夹舸行将归。
南国山川都不改,伤心慈姥旧时矶。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篙师

    读音:gāo shī

    繁体字:篙師

    意思:(篙师,篙师)
    撑船的熟手。
      ▶唐·杜甫《水会渡》诗:“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宋·叶适《上滩》诗:“篙师上滩时,面作石皤样;及其进尺寸,乃在一偃仰。”<

  • 柂工

    读音:yí gōng

    繁体字:柂工

    意思:舵工。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黄武﹞五年”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权于武昌新装大船……时风大盛,谷利令柂工取樊口。”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