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三京口水》 江头潮正平,日照土山口。

江头潮正平,日照土山口。

意思:上游潮正,日照土山口。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三京口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江头潮正平,日照土山口》是一首描绘江边潮水美景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壮美的自然之美。 首句“江头潮正平,日照土山口”便直接描绘了江边的潮水景象,潮水涨平,水面平阔,日光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而“土山口”则暗示了这是一个江边的小口,可能是观潮的好地方。 “坐见远来舟,高帆忽前后”这两句描绘了远来的船只,高高的船帆在前后飘荡,景象开阔壮观。同时,“忽”字也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展现了江边的热闹和活力。 接下来的“将随入浦风,稍度遥圻柳”两句描绘了潮水随着风势而流动的情景,潮水随着微风,慢慢地流向远方,柳树在岸边轻轻摇曳,景象优美。 最后“客无南北虞,信是承平久”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感慨。作者认为,无论客居何处的人,都享受着太平盛世的恩惠,这是一种普遍的幸福。这里也暗示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理解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潮水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感慨和对普遍幸福的认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头潮正平,日照土山口。
坐见远来舟,高帆忽前後。
将随入浦风,稍度遥圻柳。
客无南北虞,信是承平久。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土山

    读音:tǔ shān

    繁体字:土山

    英语:A hill composed completely or mainly of earth.

    意思:泥土堆积成的小山。
      ▶汉·司马相如《哀二世赋》:“

  • 江头

    引用解释

    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採还。” 元 沉禧 《一枝花·咏雪景》套曲:“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 苏曼殊 《碎簪记》:“又明日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

    读音:jiā

  • 正平

    读音:zhèng píng

    繁体字:正平

    意思:
     1.公正持平。
      ▶《管子•心术下》:“凡民之生也,必以正平;所以失之者,必以喜哀怒乐。”
      ▶《吕氏春秋•孟秋》:“决狱讼,必正平。”
      ▶《

  • 平日

    读音:píng rì

    繁体字:平日

    短语:素日 平生 素常

    英语:(n) an ordinary day

    意思:平时;平常的日子(区别于特定的日子,如假日、节日等)。

  • 山口

    读音:shān kǒu

    繁体字:山口

    短语:江口 窗口 售票口 进水口 风口 井口 门口 海口 火山口 出口 河口 出入口 坑口

    英语:col

    意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